何干强:简评自以为得计的剥削辩护论
最近,一个公众号上刊登了一篇署名为“价值是个嘚”的文章——《为反驳“剥削论”鼓掌》。此文主题十分集中,就是妄图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早就科学揭示的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存在剥削关系的基本原理。文章说,老师讲“企业老板剥削员工的剩余价值”,学生却接连反问老师,问得老师“无言以对”、“目瞪口呆”、“大为惊讶”,被狠狠地嘲弄了一番。殊不知,作者自以为得计,却重现了历史上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者那种抓住事物表面性、片面性说事,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欺骗性、辩护性本质。
“学生”反问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和您各投一亿元办企业,我变成十个亿,就是剥削,而您的一个亿亏光了,是不是员工剥削了您?否则您的一个亿怎么会没有了?文章说,老师对此“无言以对”,这显然有贬低老师之嫌。因为“学生”的这个问题,恰恰暴露了“学生”的幼稚,他把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关系与劳资剥削关系混为一谈了。其实,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家之间是存在你死我活、大鱼吃小鱼的竞争关系的,有人盈利,有人破产,实属正常现象。稍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常识的老师,对此绝不会“无言以对”。显然,这个“反问”,是文章作者的编造。
“学生”反问老师的第二个问题是,“我因为赚了钱,给员工的待遇很高。您因为亏了本,给员工的工资很低,最后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下去,那么,我和您究竟谁是剥削者呢?”这里讲的,显然是把两位剥削者经营水平谁高谁低的问题,偷换成“谁是剥削者”的问题了。这个“反问”实际上又是把本质不同的经济现象混为一谈,是用诡辩的方式为资本剥削作辩护。
“学生”反问老师的第三个问题是,假如我买了一块好的地,一个员工都没有雇佣,五年后地价不断上涨,最后变成了十个亿,我剥削了谁呢?假如您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买了一块地,也是一个员工都没有雇佣,五年后,因地价不断下跌,最后连银行利息都付不起,那么您是被谁剥削了呢?如果您不被人剥削,钱怎么会没有了呢?其实,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取代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后,从事土地经营的已是资本主义农业资本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本来就不是靠直接雇佣“员工”进行剥削的,而是凭借土地所有权,不劳而获地收取绝对地租或级差地租。马克思深刻地揭示出,这种地租来自地主对农业资本家所剥削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瓜分,同时,地主还会以级差地租的形式占有社会其他生产部门转移给他的“虚假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其他生产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这当然也是一种剥削。可见,凭借土地所有权,不劳而获地占有地租,当然是剥削。而购买土地不使用而亏本,那是土地利用的浪费,是剥削者自己的浪费!“学生”(其实是作者的化身)提出这种问题,暴露出他根本不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的剥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