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波音公司的问题象征着美国制造业的病态
发现并且举报波音公司在生产中存在大量问题的波音员工巴特尼,被发现死在自家车中。初步结论是吞枪自杀。但这个结论引起了很多怀疑。怀疑者都在猜测,巴特尼是被害死的。而害死他的幕后人,肯定与波音公司脱不了干系。
这些天来,波音公司生产出来的客机问题不断。先是一个起落架的轮胎在飞行时脱落,砸坏地面上数辆汽车。还有一件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个应急舱门居然在飞行中突然掉落,险些酿成乘客有可能被吸出飞机座舱的非常危险的事故。
巴特尼早就发现波音公司在生产中存在的严重的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波音公司中真正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工人,现在不到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大多数新进员工所接受的培训时间远远不足。当巴特尼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时候,向高一层管理者报告,但没人答理他。他为此非常担心。后来他向美国政府部门举报,在举报多次之后,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才派人调查波音的问题。
调查归调查,结论归结论,波音高管依然我行我素。巴特尼发现自己的反映、举报都没有实际的结果,就决定通过法律来起诉波音。就在这个关键的当口,他“被自杀”了。
无论是起落架轮胎的脱落,还是应急舱门的飞离,都说明波音公司在生产与装配过程中存在着很大、而且也是很多的质量安全问题。一般说来,一个事故的发生,绝不可能只有一个小的疏忽或者失误就能造成。一旦发生一个中等的,或者较大的事故,一定会有一系列问题、失误、疏忽等因素共同导致的。那个舱门的脱落,经调查,说有四个螺栓没有了。从一般情况上来说,四个螺栓同时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就是这四个螺栓压根就没装配在这个舱门上。
舱门上的螺栓主要作用是把舱门安装和固定在座舱上的。缺了四个螺栓,这种紧固的力量就大大地被削弱了。所以飞机起飞后,达到高空时,舱内压力要比舱外压力大了许多。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没有多少紧固力的舱门当然就很容易会被舱内压力推挤得脱落下来。四个重要的螺栓没有被装配上去,作为质量检验部门的工作只要稍微认真一点,就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所以从事螺栓装配的工人在工作中穷对付,而质量检验部门的检验员也在工作中穷对付。至于还有哪道工序也存在着大小不一的问题,就更难说了。反正这个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据报道,中国还有一批已经下了订单的波音飞机还没有到货。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民航公司到底还要不要接收这一批波音飞机。有报道说,这次出问题的是波音MAX9,而上次发生坠毁事故的是波音MAX8。这是已经发现出了问题的型号。在中国民航给波音的订单里,还有没有完全可能存在质量隐患,而我们却完全不知情的情况?这应该是完全可能的。那么,面对没有接收的飞机,我们是要继续接收呢,还是应该拒绝呢?当然,最安全的措施就是拒绝接收这批波音飞机。但是这样一来,中国可能就要付出一大笔违约金。这对中国民航是很肚痛的。不过,我们还是要算清楚一笔账,到底是支付违约金重要呢,还是旅客的安全重要呢?这笔账本来不难算。但是对于我们的某些官僚们来说,可能就不一定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