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想当行长”与“想当贪官”——对社会现象理性思考


  “想当行长”与“想当贪官”

  ——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理性思考
 

  近日,网络上盛传广东某县一小学学生“想当行长”的视频。一个小学课堂上,老师让孩子们以理想造句,句式为:我长大以后想______。因为______,所以______。结果一个小男孩上来就说:“我长大后要当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继承我的爸爸,因为我爷爷是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我妈妈是农业发展银行的副行长,我想继承我们的家产。”农发行后来调查说,这个孩子的爷爷是支行的普通员工,已经退休近20年,父亲的确是行长,而母亲是普通的科级干部。

  无独有偶,这条消息使我想起十多年前,也是广东一小学生“我想当贪官”的报道,上网搜索,果然查到了该消息。是2009年9月4日四川在线消息。文中说:

  9月1日,广州的中小学开学了。9月2日,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是记者在采访一所小学开学日时拍下的。关于长大了想做什么,每个孩子都说出自己的答案,有的说画家,有的说老师,有的说消防员。一个小女孩回答说想做官,记者问做什么样的官,女孩说:“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

  广州小学的入学年龄是6岁,这个6岁的孩子说长大要做贪官,引来很多关注。网上的这段视频,截至9月2日晚11时30分,已经有1.42万次点击。

  这两个消息异曲同工。这个男孩子想当银行行长,因为他认为,银行的财产就是行长的财产,“我想继承我们的财产”,意思是说,他爸是行长,银行的钱就是他家的钱,他爸可以随意花。他再继续当行长,他就可以继承他爸的钱,也可以如他爸一样主观随意、任意支配。另一个女孩子也是想当官,而且要当贪官。显然这个小女孩朦胧朦胧,不知道“贪官”究竟是贬义还是褒义。但她显然知道,贪官可以获得许多钱,她想当贪官,就是想直接利用“官”的权力直接占有更多更多的钱,实际是把“贪官”当成褒义词了。

  这两个孩子不同的回答有三个共同点:一是都与“官”有联系,二是都与“钱”有关系,三是权与钱有联系。再说具体些,“官”就是“权力”,权力就等于金钱。当然,年幼的孩子不可能有上述如此清晰的逻辑推理,但内心和灵魂深处透视出来的无疑就是权与钱划等号的思想。

  有人说,“童言无忌”,确实不应该给这两个孩子上纲上线,更不能追究其什么责任。但这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如果这两个孩子家长、学校和社会不能给与正确的引导,“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任其发展下去,早晚会走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之路。如果整个国家、民族有更多的这样的孩子,后果会怎样呢?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