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咀嚼100多年前那场惨烈悲壮的中日甲午战争


图片

  【编者按】1894年7月25日爆发的黄海丰岛海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即甲午战争的开始。甲午战争至今已经过去130年。此战以清政府惨败并签署十分苛刻的《马关条约》告终。正是《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了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失败,同时也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世界各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艰苦奋斗,挽救了古老又辉煌的中华民族。现在,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大道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全党全国集中力量正在向宏伟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挺进之时,在我国东海似乎重现当年波诡浪谲之时,回顾、反思130年前中华民族史上那场令人心酸、心碎的甲午战争,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汲取历史的深刻启迪,制止或打赢有可能爆发或已经爆发的各种形式的侵略战争其中包括第三次世界大战,极富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最近在国内外似乎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毛泽东从未断言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现在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在谈论着会不会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要有精神准备,也要有分析。我们是坚持和平反对战争的。但是,如果帝国主义一定要发动战争,我们也不要害怕。我们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同对待一切乱子的态度一样,第一条,反对;第二条,不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了一个苏联,两亿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一共九亿人口。如果帝国主义者一定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可以断定,其结果必定又要有多少亿人口转到社会主义方面,帝国主义剩下的地盘就不多了,也有可能整个帝国主义制度全部崩溃。”1969年4月,毛泽东又说:“关于世界大战问题,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战争引起革命,一种是革命制止战争。”邓小平从未断言“世界已经进入和平与发展时代”。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毫无疑问,我们一直提倡与热爱和平、勤劳智慧的日本广大人民多学习、多交流,我们与伟大的日本人民必然是“双赢”的关系。但与此同时,我们亦必须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卷土重来,我们与日本军国主义者则必然是“零和”的关系。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