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文:中产鸡娃,底层上技校,富人吃老本……

2024-11-19 2859 3
作者: 吕德文 来源: 观察者网

  【文/ 吕德文】

  

  人类的情感并不相通。人与人之间相看厌烦,是一种隐藏的社会心理。人们羞于启齿,身体却很诚实。

  “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穷人无法理解富人的生活。同样,富人也想想不出穷人的世界。普通人在为生存奔波,精打细算就是为了生活下去,一切意外都会带来手忙脚乱。人们在为不断上涨的医保缴纳金烦恼不已,理论上缴纳医保可以防风险,但未来风险防范越多,也就意味着现在的日子越难过。

  拥挤的地铁(资料图)

  对于富人来说,“生命无价”,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到了医院,要命还是要钱,要自己还是要子女,只能择其一。生命有价,这是残酷的生活真相。

  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理解真实世界的能力。他们享受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从小到大只接触家人和老师同学,几乎隔绝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他们的世界,是书本上提供的高度抽象和美丽的词汇,是网络世界投喂的虚拟生活。

  当他们遭遇真实世界时,其本能不是去理解和同情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而是故意装作看不见,或者居高临下批判之。明明是一个普通人,却把自己的小世界当作社会普遍规律,将文字世界当作金科玉律。

  自诩精英的人士,理解那些手握合同下乡租地的大户,却没办法理解丧失了劳动和生存机会的拾穗老农。他们一边鞭挞贫穷、落后的现象,不断在网络上塑造“大凉山”意象,编排“女人不上桌”的剧情,一边却毫不客气地批判地方政府移风易俗的努力,看到“公权力”干预私人生活,就浑身紧张。他们不了解,穷人和富人,城市人和农村人,其关于私权的物理空间和观念世界,并不一样。

  能够让不同人相处的,似乎只有依靠短视频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看见各种恶搞穷人的视频,各种奇风异俗足以勾起人们的猎奇心理。在短剧里,进城农民工阿姨的二婚对象是超级富豪,这位超级大boss帮忙农民工阿姨教训了平时狗眼看人低的市侩亲戚。

  “爽剧”虽然魔幻,却是现实主义。世界并不相通,人们看得见对方的生活,却无法进入对方的世界。互联网破圈却可能在制造价值撕裂。不同圈层的许多人都在内循环,中产鸡娃,底层子女上技校,富人吃老本,大家互看不顺眼,却也无可奈何。

  社会上充斥着一套“为你好”的话语,道理都对,似乎也是出自善意,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缘何如此?这是因为,这种话语本身就是精英视角,表面上悲天悯人,却充满了歧视。人们宁愿相信阴谋论,也不愿意去接受所谓的善意。

  

  这是一个没有个体主义的个体化时代。人们已经从家庭、村落、单位等共同体里面出走,打破了一切与生俱来的束缚。个体似乎无所畏惧,摆脱一切,吞噬一切,却无所适从。每个人都想独立于他人,却无时不刻不在依赖和利用他人。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