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演讲:好的社会要有起码的公平正义
最近连续发生多起报复社会的恶性案件。现在很多人在思考和议论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老实说,靠严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已经准备和你同归于尽了,严惩能起到震慑的作用吗?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什么?于是想起12年前的这个演讲。
当然,这些话是12年前说的。现在,时过境迁,有的话不见得对,而且面对的现实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就算是能引起讨论的引子吧。
当时转载这个演讲的的凯迪社区,曾经写了一个按语:2012年3月26日在顺德举办的“中国·广东社会管理创新论坛”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就《中国社会改革的重要性》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在主题演讲中,孙立平教授例举了去年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和09年央视大火事件表达了对社会管理混论所造成的社会向心力急剧流失的隐忧,更直接指出了问题源头就在不是以法治为核心的相配套制度规则来进行社会管理,而是以公权力扩张和长官意志来取而代之。孙立平教授的犀利直言博得多次震撼全场的掌声(我自己改动了小标题,时间关系,后两个部分没有讲充分)。
但实事求是地说,类似的事件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
社会管理不能为了别出事
我每次来广东都是一个共同的感觉,感觉到充满着希望,最近这几年广东在社会管理包括我们顺德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也一直在积极地关注,正好今天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想来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个看法,这个看法我其实是想讲一个概念,我把它叫做积极的社会管理。
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概念?因为社会管理从目前来看,就全国来看,弄不好这个方向有可能走偏。这和我们现在的体制有关系,我们现在社会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从政法口下来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社会管理的一些基本特点。现在社会管理很多人嘴上不说,但其实内心里很多人是这样一个想法,说为什么要进行社会管理,我们社会管理究竟要干什么呢?为了别出事。
现在你可以在全国社会管理当中看到一些倾向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为了实现这样一个不出事儿的目标,把原来一些政府不该管的事情现在有些地方又都管起来了,多少年来证明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现在又都管起来了,然后一说社会管理就说安摄像头、加强警力、网格化。
我去年年底在一个地方讲到一个问题,现在社会管理我把它叫做过密化的倾向。什么意思呢?东西做得越来越细,就像我们种地一样,把这个地越来越精耕细作,但是精耕细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效益就会递减,原来一个人种100亩地可能亩产只有500斤,一个人种10亩地可能800斤,10个人种1亩地可能也提高不了多大的产量,所以现在的社会管理这样的一个倾向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顺德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的创新以及广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一些思路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与我这一年多所想的一个东西非常吻合,我把它叫做积极的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