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国运转折仅仅需要十年时间

2025-01-06
作者: 孙立平 来源: 老孙荐读

  回过头看,上个世纪的80年代是整个世界的转折点。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并于1985年再次连任。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并连任到1990年。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此前不久,中国改革开放启动。

  那十年,也是中苏国运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的那十年,中苏两国的国家运势呈现鲜明的对比。

  70年代,是苏联经济最强盛的时候。虽然对当时的统计数字无法进行确切的比较,但有人估计,当时苏联经济总量曾一度接近美国的70%,比日本要高得多,是公认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美国已经失去二战以来在科学和技术上的优势。而且,当时的苏联有超过20种关键产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国家财政收入更是达到了美国的98%。

  而当时的中国,在经济上却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那十年,是WG的中后期,虽然相较于WG的前期国民经济有一定的恢复,但直到1977年,中国的GDP只有3250亿人民币。居民收入处在非常低的水平,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3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5元。即使在城市地区,许多基本生活用品奇缺,不得不凭本凭票供应,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吃饭穿衣都是问题。据说,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在见到有的女孩没有避寒的衣服而蜷缩在尚有余温的柴灰中时,不禁放声大哭。

  但这十年,也是苏联繁荣的落日余辉,是中国黎明前的黑夜。

  一说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人们就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停滞的事实来证明,其实,这并不准确。从苏联的历史来看,在特定的阶段上,那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甚至能创造别人难以企及的经济和科技奇迹。1950年,苏联科研经费投入占国民收入的1.35%,1970年为4.0%,1985年为4.2%,解体前夕的1989年,占比达高4.7%。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2020年,美国的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只有3.45%。

  所以,那个时候,苏联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位于世界前列,整体的国力更是日益强盛。但有一点,这种成功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强大财政的支撑,二是牺牲民生的代价。

  苏联迅猛发展的科技和工业,需要以大量的财政投入为基础,因为这种发展无法通过市场的渠道实现循环。这就需要集中力量干大事,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就是要汲取整个社会的资源形成对这种发展的财政支撑。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只用了19天,每桶石油由3美元涨到13美元,其后一路上涨近20倍。而苏联在1969-1980年间,石油产量增长了9倍。有文章说,从石油危机爆发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前,苏联的石油红利高达2700-3200亿美元。

  另一个,就是这样的发展必须以牺牲民生为代价。下面的对比会令人印象深刻: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同一年,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在苏联试射成功,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遨游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但你知道苏联是什么时候生产出第一卷手纸的吗?是1969年末,而且,其设备还是从英国购买的。这比起美国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张卫生纸足足晚了112年。而为了维持基本的民生,也必须以大量的财政补贴为条件。

  但到了戈尔巴乔夫的时代,这一切都变了。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石油成交价已由80年代初的40美元暴跌到10美元。同时,为争夺世界霸权,苏联军费从1965年的326亿卢布增长到1981年的1550亿卢布,占财政预算1/3,为应付居民的消费需求,1985年补贴超过730亿卢布,占财政预算18%。财政缺口不断扩大的同时,西方债务也迅速攀升,1975年债务为154亿美元、1980年为252亿美元,到戈尔巴乔夫上台的1985年上升到383亿美元(见《黄章晋:财政危机可能是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有这一切在财政上都无法继续支撑了,于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系轰然坍塌。所以,我们在这次俄乌战争中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基础工业落后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而中国的转运也恰恰是在那十年。

  如果说苏联的强盛是强行营造的一个空中堡垒,而中国在80年代的崛起则是一次沿着地面的起飞。这个地面不是别的,就是民生,就是吃饭。

  说到吃饭,让我想到一件趣事。1961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大家都知道。据说,在筹备这个会议的时候,邓小平在听取筹备情况汇报时提出一个问题,来那么多人,吃饭怎么办?然后他顺口说了一句话:各人带猪肉,带青菜来。当然,这话当不得真,但也足见当时吃饭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中国的改革就是以解决吃饭或者说民生问题开始的。对于改革开放的启动,现在很多人都记得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作用,实际上当时还有一场大讨论,这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的大讨论。我查了一下资料,这场大讨论始于1979年9月30日,当时的一个刊物发表了《要真正弄清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一文,随后,《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通栏标题全文转发。由此,这场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在这场讨论中明确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是什么?就是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满足老百姓的最基本生活需求,换句话说就是民生。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件事情。正是有了这个转变,才改变了以增强国力为目标的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才有了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标的轻工业的蓬勃发展;正是有了这个转变,才有了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在1983年达到62%,发展的成果惠及民众;正是有了这个转变,才焕发了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积极性,经济也开始实现正向的循环,并形成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这就是中国国运的转折。

  在此后的时间里,尽管也里了许多事情,尽管对90年代后的改革人们也评价不一,但有一点,这个转变奠定了后来几十年中国的底色。没有这种底色,90年代初邓南巡后的市场化改革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何以可能?没有这种底色,本世纪初加入WTO及此后的经济腾飞何以可能?

  国运立基于民生之上。也许有了这种底色,中国经济才会再现活力。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