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体现全体劳动者个人利益的所有制
公有制的本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是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的。
在公众号讨论公有制的问题时,mark(13:55:11云南)说:“不管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产权归属的问题。社会主权归属方式有两种,一种归属于国家,一种分散到民间。前者强调国家产权的重要和个人奉献精神;后者强调个人产权的保护和奋斗精神。不管哪种,主要机制都是通过人对更好生活和利益的追求,推动社会进步。前者藏富于国,可以提升公平性和使国家富强,让国家凝聚力更强;后者藏富于民,强调付出就有收获,经济有活力但会损害公平性,会导致民强国弱(美国就是典型),通过构建所谓的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就能实现梦想的机制,利用单一主体决策的高效和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能让国家平稳的走向富强和持续的繁荣。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是后者。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均有长有短,中国的土地、石油、电网、银行等大部分产权归属于国家,本质上是为了能够将财富汇聚到国家层面来做分配,让社会运行更稳定和公平。过去30年的突飞猛进发展,就是一定程度上对地产、汽车、股票等给予确权和尊重个人产权的结果。数千年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强调产权属于国家,因此既不叫社会主义,也不叫资本主义,而是叫特色社会主义中间形态,但是更加偏社会主义一些。不管哪种方式,能让社会凝聚,能让经济发展,能让大部分人有钱赚就是好的。”
这个看法是不全面的。
从生产力角度看,所有制包括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两个方面。因而,社会主权也有两种:生产劳动所有方面的主权是劳动所有权,简称为劳权,生产资料方面的主权是资产所有权,简称为产权。而私有制所确立的主权是产权,公有制所确立的主权则是劳权。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所确立的权利要求,不是公有资产与私有产权的区别,而是劳权与产权的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事实上就是要让劳动者当家做主,要实现按劳分配。那如何才能让劳动者当家做主,并实现按劳分配呢?那就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考察现实的公有制经济,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第一是消灭了人格化的、独立的资产者,从而使每个生产者都成为公共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同时也由于公有制本身又消除了大家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因而也消除了资产所有权或产权的基础。正如前文所有,社会主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破的方面的作用,就是消去了资产者的生产主体,消除了人们在产权方面的差别;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使劳动者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确立了劳动者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利益主体地位,同时也为体现劳动者在劳动所有方面的差别提供了基础。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立的方面的作用,就是体现劳动者当家做主的权利要求,实现按劳分配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