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全球安全形势恶化,和平年代有可能成为过去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们一直都紧盯第三次世界大战,对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有着神经质一般的敏感。为此先后出现几个高峰,譬如古巴危机前后,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等。当此之时,人们对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如此警惕,以至于相应的准备工作在相当程度上主导着当时的全球各国的战略实践。包括我们中国,“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备工作一度抓得很紧,成为众志成城的共识。这样的事实说明,鉴于以往两场世界大战的毁灭性破坏,那时的人们对于长期持久和平没有多少信心,他们不指望能迎来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更对所谓的“永久和平”失去理想与浪漫的绮想。

  但后来全球局势的实际进程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类世界的和平总体上得以维持,大规模的战争并没有发生,由此导致人们对全球形势的看法与判断也逐渐发生相应的改变。先是有判断说,“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后来发展升级为“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论,接下来大力宣传“建设和谐世界”,进一步还出现了人类实现永久和平的愿景,宣告暴力与战争将退出人类历史的舞台,等等。在这个时期,可以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总体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溢出人们的思维逻辑与情感价值之外。

  但是,冷战后全球安全形势日益恶化的严酷现实粉碎了人类永久和平的迷梦。特别是最近若干年来,全球各地简直是四面火起、八下烟冒,几乎没有一块宁静平和的地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世界秩序明显进入大裂变、大分化、大改组的历史进程中,未来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发展到什么时候,一概不得而知。鉴于目前阶段各种力量激烈碰撞、各种矛盾持续爆发的现实,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几个判断:

  其一,动荡冲突多发频发的年代已经到来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阶段局部战争频发多发的状况并非出于偶然,而是矛盾长期孕育积累之下的必然,呈现强烈的历史阶段性特征。目前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和中东战争看不到走出泥潭、走向和平的前景,因此即便暂时平静下来,也不过是暂时的休战,深层次的矛盾非但没有得到缓释,相反却积淀得更加深重。在这两场战争的震荡冲击之下,其它战略板块中的矛盾也开始裂变释放,由此导致中东与东欧以外更大面积的动荡与混乱。目前这一态势已经在非洲、巴尔干、小亚细亚、外高加索、中亚以及南亚等地上演,未来还将会进一步呈扩大发展的态势。

  也就是说,目前的所发生的战争冲突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更大、更持续的动荡碰撞还在未来的路上。这样的情形成为常态,构成鲜明的时代特征,意味着今后的年代并非什么和平发展的岁月,而是动荡冲突的年代。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