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关于正确看待“战略定力”的一点想法


  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外都有一些人不吝笔墨辞藻、极尽夸张地表扬中国,说在风云激荡的全球形势下,中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和空前的战略定力。这股表扬舆情风潮是如此强劲,以致于 “克制”与“定力”一时间成了贴在中国头上的标签,成为向世界推销中国的战略广告。

  对于这一现象,笔者开始并不以为意,觉得当今中国获得“国际社会”如此褒扬,也算难能可贵,不妨姑妄听之。但听来听去听得多了,就不免生涩变味,细想这其中甚有可辨质疑之处。

  首先,说说保持“克制”

  “克制”一词,简释其涵义就是压制,就是要克服、制约一些东西。进一步具体细分,又可分为“克制”他人与“克制”自我这样两个指向。“克制”他人就是克敌制胜,譬如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种种制裁围剿,其目的都是为了“克制”俄罗斯;自我“克制”就是管住自己,不要别乱说乱动。上述有关表扬中国的所谓“克制”即属于后者。

  但是,疑问与不解也由此而生:中国究竟有什么需要进行自我“克制”的呢?中国既没有霸权野心,又没有搞扩张,也没有对任何他人大打出手,这样的中国为什么要自我“克制”呢?实际的情形恰恰相反,现如今正像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一些敌对势力正不断向中国发起挑衅,不断向中国发动进攻,别人正变本加厉地在“克制”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还要“克制”自己,不能进行反击或者“反克制”吗?

  所以我们说,对于“克制”这个东西要辩证看待。一些人之所以空前热烈地表扬中国“克制”,显然是因为这样做符合他们的利益。但问题在于,长期以往如此这般“克制”下去,却并不一定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作为一个战略大国,中国当然不能一触即跳,要表现出应有的定力,要有一定程度的“克制”。但“克制”是有限度的,当中国正当的权益与重大利益面临挑战的时候,中国就不能“克制”也无须“克制”,而应该予以反击。其中对有些事情更是要“零容忍”才行,譬如对于“台独”,对于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等,不需要也不必要有所谓的“克制”。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霸权集团一直处心积虑要“克制”中国,中国所要做的不是什么保持“克制”,而是应进行坚决而强有力的反击。在“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克制”不应该成为中国的标签,这个东西绝不是可以沾沾自喜的美德。

  其次,说说所谓 “战略定力”

  相比于“克制”而言,“战略定力”一词在中国身上被用得更多更殷勤。但我们必须搞清究竟什么是“战略定力”才行。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汉奸卖国贼,外部帝国等颠覆劲敌间谍,狼狈为奸,内外联动,手段狡猾迷人的,全世界人民赶紧紧密团结起来,给予致命一击,消灭害人害虫。维护人类公正和平。
0条回复
积弊如山,哀鸿遍野,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
商贾外积,小民内困
0条回复
无动于衷,无所作为,放任自流,毫无办法....这个就是真真切切的战略定力
0条回复
死猪不怕开水烫,叫不叫定力?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