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斡旋俄乌战争,要以狙击北约东扩为目标
中国正在斡旋俄乌战争,这是最近一个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突出亮点。据报道,2024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广州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举行了会谈。会谈中王毅外长表示,中方认为,所有冲突的解决,最后都要回到谈判桌前,中国愿继续为停火止战、恢复和谈发挥建设性作用。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表示,乌方重视中方的意见,高度赞赏中方为促进和平、维护国际秩序所发挥的积极建设性作用。
中乌外长会谈的事实说明,中方有关俄乌战争“劝和促谈”的主张正逐步得以付诸实际,已经在乌克兰、俄罗斯以及相关方面发挥影响,产生相应的效力。中国的主张与意见已经成为这场战争危机过程中一个切实可见的进程,中国已在事实上成为俄乌战争的关联方,因而世所瞩目。
中国为什么要斡旋俄乌战争,这其间中国的核心利益何在?或者说,怎样才能符合中国的利益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如下几个重点:
其一,斡旋俄乌战争,不是为俄罗斯火中取栗
尽管中俄两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在俄乌战争这个具体问题上,中国秉持中立的立场,并不偏向俄罗斯。必须说明的是,中国完全看穿了这场战争真实而全部的战略意义。那就是对这场战争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如果把这场战争放在世界战略全局和安全大势上来衡量,导致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在于霸权集团的战略扩张。因而,俄罗斯失利败退将导致这一趋势将更加猖獗,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从抗击霸权集团全球战略扩张的角度看,俄罗斯的反击行动有利于中国。俄罗斯正在以一己之力抗击整个西方集团,因而面临空前的战略压力。
尽管如此,中国也并不准备加入俄罗斯阵营,这是基于长远的考虑,也是有相当深刻涵义的战略抉择。因此,包括斡旋行动在内的中国一切举措,都是中国中立立场的具体反映与展现,并不是要拯救俄罗斯于火海,或为俄罗斯火中取栗。事实上,如果中国真的倒向俄罗斯的话,那么也就失去了斡旋调停的资格。乌克兰方面之所以还对中国抱有一定的期待与信任,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中国总体上还保持着战略上的中立。
其二,斡旋俄乌战争,更不是为美西方纾困解套
美西方集团已经深陷在俄乌战争中,他们已经为此投入很大的血本,消耗了巨量的资源。战争继续这样打下去,他们也有不堪承受之重。至于乌克兰,那就更是在勉力支撑、难以为继。
现在,无论是美西方霸权集团还是乌克兰泽连斯基当局,他们都已经十分明白,想在战场上夺取他们所期望的战果很难很难,而要赢得战争的全面胜利,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开始寻求如何“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尤其是欧洲那些霸权走狗,更是对此深为迫切。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美国大选真的要是特朗普上台的话,他们则很有可能被主子在战略上给卖了,在物质财富与战略资源上弄得血本无归,成为此次战争的最大输家。为避免这样的情况,所以现在他们想在战争之外找出路了。笔者相信,没有美西方集团的首肯默认,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不可能万里迢迢跑到广州来同中国会谈。库列巴外长也好,泽连斯基本人也罢,他们既没有这个胆量,更没有这份权力。他们的一切举措,都必须唯霸权集团马首之瞻才行。质言之,是美西方急着要走向谈判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