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中美“共同利益”依然“远远大于分歧”吗?


  众所周知,过去人们经常说,中美两国之间有矛盾分歧,但“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彼此分歧”。类似的话已经讲了很长时间,更重要的是,这构成了一个基本判断,即“中美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其具有战略逻辑的合理性。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彼此分歧”远远大于“共同利益”,那么所谓的“合作”也就必然要退居次要的位置了。

  伴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大动荡、大改组的形势愈演愈烈。与此相应,中美关系也在发生空前剧烈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的中美关系总体上将围绕“战略竞争”而展开,其突出特征就是“竞争”。可以预计,随着特朗普再度当权执政,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只会加强而不会减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这一状态下的中美关系,人们完全可以将其命名为新的“战略竞争”时代。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中美两国“共同利益”和“彼此分歧”之间的权重关系将发生怎样的新变化呢?现在确实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估中美“共同利益”和“彼此分歧”之间关系了。为此,有必要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是不是美国头号战略对手?

  毫无疑问,美国发动对华“战略竞争”就是把中国当做了头号战略对手。这不是什么战略“误判”,也不是什么战略“焦虑”,而是霸权统治集团高度理性逻辑的结果,也构成坚定不移的目标方向。拜登当局也好,特朗普集团也罢,他们对此都矢志不移,在这个最重大、最核心的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没有任何不同意见。预计特朗普之后的美国也必定还是这样。这也就意味着,霸权帝国将中国当做最大的对手,这样的情形将持续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除非外星人入侵地球,否则短时期内不可能有什么改变。

  第二,中美之间的战略核心矛盾是不是根本性的?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核心矛盾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新中国成立后两国严重对立,几度兵戎相见大打出手,从那时起,彼此之间所积累的矛盾日甚一日,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后来两国走到了一起,建立了彼此密切的关系,发展到此前曾一度被形容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便这样,也并没有因此得以解决彼此之间的战略核心矛盾,只不过在相互利用之下,相当程度地将这些深层矛盾掩盖起来。但不以善良人的意志为转移,时不时就会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以意想不到的突发形式暴露出来。这一点,在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南海撞机、关税贸易战、生物病毒战、芯片制裁、抓捕孟晚舟,以及形形色色的颜色事件中尽显无遗。

  现在,美国将中国当做头号战略对手,中美矛盾日益突出。对此有人诠释说,美国作为守成大国要捍卫既定地位和世界秩序,而中国作为新兴大国正改变力量对比而要重塑全球秩序,这是大国争雄的固有逻辑。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