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昌明:评价历史人物看什么?


  在历史虚无主义毒雾弥漫的日子里,那些历史上为一己之私、祸害公利的丑类,全都被洗白了:

  遗臭了800多年古代的奸臣秦桧“站”起来了;遗臭了120多年近代的卖国贼李鸿章“翻身”了;遗臭了80多年现代的汉奸汪精卫成为“曲线救国”的“英雄”了。

  反之,那些一心为公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全被丑化了:从一心为公、满门忠烈(献出了6位亲人),一生廉洁(不留一分遗产),立下了缔党、缔军和缔国丰功伟绩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到共产主义战士、革命先烈雷锋、邱少云,再到最近被攻击的江姐——江竹筠,全以造谣污蔑、恶毒攻击手法被泼了一身污水!导致舆论界形成“为‘公’者不香、为‘私’者不臭”,“好人不好、坏人不坏”,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混世”局面!要问今天的中国,为何贪腐成风、道德败坏,黄黑毒赌泛滥,其源盖出于此耳!

  评论历史,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离不开“肯定”还是“否定”?离不开“好”、“坏”两字。

  能否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别看只是“好”、“坏”两字,却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道德标准。给历史人物以正确的评价,就能让好人“流芳百世”,让坏人“遗臭万年”!就能给后人“立”一个做人榜样:学做好人,不做坏人。这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讲,意义重大。它是这个国家、民族能否强盛与兴旺发达的保证,堪称是万年大计,忽视不得。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成长过程,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知、有智到睿智。人这一辈子难免会犯错误。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者,是理想中的楷模,是人们的努力方向。鉴于此,这才有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之说。一旦犯错,就得知错必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反之,坚持错误,必然是害人害己。

  人会犯错,但有的错误不能犯!一次也犯不得。比如不能去杀人、放火,去做危害社会大众的事;更不能去损害国家、民族的利益。

  公是善、私是恶。“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辈子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毛泽东:《吴玉章寿辰祝词》)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应该着眼于大节,看他的行为是否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是为“公”还是为“私”?

  “大节”者,公德也,即在有关国家、民族——直至人类历史发展的兴衰存亡中,究竟是起正面作用还是反面作用?“小节”者,指“私德”,仅局限于涉及个人与家庭利益关系上的表现。

  历史人物是复杂的,往往具有多面性。好人未必没有缺点,坏人也不是没有做过好事;有的人先好后变坏,有的人先坏后变好;有的表里一致,有的表里不一。故“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么一个人。”(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