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作者的“三个不该忽视”

2020-04-03 3347 1
作者: 佘富勤 来源: 红歌会网

  疫情发生以来,《方方日记》在网上不知不觉地火了起来。我只要有时间就喜欢看网,但老实说,我对《方方日记》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在浏览《财新网》时顺便看了一下,但也没留下什么特别印象。

  但最近网上评论或者说抨击《方方日记》的文章确实不少,也看到了一篇作者本人说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文章。针对《方方日记》俨然形成了泾渭分明、水火不容的两大阵营,一派大呼过瘾“好的很”,一派上纲上线直骂“糟得很”,就连专门关注全球大事的《环球时报》的胡总编也搞了一篇。特别是最近美国的《纽约时报》也开始关注《方方日记》,为此我下决心从网上搜了一下,耐着性子浏览了一少半《方方日记》,看了看结尾,便再也不想看了。虽然读了个“半拉子”,但也想凑个热闹,算是给作者提一点意见。

  一、作者不该忽视自己的国家身份

  《方方日记》之所以火起来,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原因一定不能忽略,那就是作者的身份。从网上公开资料显示,作者出生于江苏南京,成长于湖北武汉,高中毕业后还当过装卸工,最后考上了著名的武汉大学,毕业后从电视台干起,最后担任了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现在算是退休了。

  据我了解,省级作家协会在大多数省份也应该是有编制开工资的单位,按老百姓的话讲也是“吃皇粮”的“体制内人”。一个人既然“吃皇粮”,不管退休与否,永远属于广义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不同于普通老百姓,也不同于自由职业者。“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约束国家工作人员的不仅有国法还有纪律约束。国家工作人员无论私下场合还是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言论绝对不能“口无遮拦”,否则一定承担一定的后果。国家工作人员因此受到的处分不在少数,包括前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看网上查到的《方方日记》里,不少言辞与作者本人身份不符。这里随便举一个例子供作者参考,也供大家公开讨论。

  1月26号(初二)的《方方日记》有一段话,“但现在我想说的是,湖北官员的表现其实是中国官员平均水平的表现。并不是他们比其他官员更差,而是他们的运气更差。官员们历来按文件做事,一但没有文件,他们就六神无主。这次事件如在同一时间落在别的省里,那些官员的表现,不会比湖北的更好。”

  这一段话如果出自一个愤青之口,如果出自一个普通老百姓之口,发一点牢骚也无所谓,但如果出自一个前省级作家协会主席之口,出自一个已经有充分的生活阅历和工作阅历的高素质大作家之口,出自一个“吃皇粮”的“体制内人”之口,确实值得商榷。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话说,吃饭时候端碗的是左手拿筷子的是右手吧,为啥方方认为端碗的是右手拿筷子的是左手呢?难道她是个左撇子?(别误会,我就是这个意思)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