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医儿科好大夫难找?这些提案给出了解决方案

2020-05-31 1202 1
作者: 康和 来源: 健康哨所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涤,一直坚持为中医药行业发声、为病人和家属发声。

  张涤是一名中医儿科医师,往往是开一付几十元钱的中药就能见着明显疗效,被长沙不少年轻的妈妈称为“神医”,而正因医术好,故“一号难求”。

  2019年,张涤医师提交了“培养中医儿科医生、缓解挂号难”的建议,希望患儿都能病有所医、健康成长。

  张涤医师分析,自己的号“一号难求”,主要原因是中医儿科医生真的太少了。中国古代医家称儿科为“哑科”,历来流传一句话“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2-3岁以里的小儿无法描述病情,更小的则更是手不能指、口不能言。所以儿科医生尤其是中医儿科医生不好当是行业共识。

  2017年,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已经超过20万,医生总数仅有10万人,但我国0-14岁的儿童约有2.6亿。10万儿科医生要服务2.6亿儿童,一个医生要服务2600名。平均每8小时,一个医生要接诊60——80位患儿,甚至更多。每年有80万医科生毕业,成为医生的只有2.2万人,而成为儿科医生的仅300多人。一边是新增医生人数锐减,科室连人都招不满;一边则是儿科医生逐渐离开这个行业。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为50万人,2008年左右只有27万人,而在当时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开处方的据推测最多有三四万人。而与此相反,西医则从1949年的约8.7万人发展到2008年左右的175万人。

  国家卫健委在2019年5月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执业(助理)医师共360.7万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仅57.5万人,只占整个群体的15.9%。曾经有中医院校的教授表示,中医类专业学生,从本科到博士,需要11年时间,尽管时间这么长,却有相当多的学生对中医没有一个基本的信念,甚至没有入中医的门。

  而如今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大学教育出来的中医很多不会看病,而且有数据统计,过去几十年,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有几十万,可真正从事中医的人数不超过10%。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和情况来看,每年成为中医儿科医生的就更少了。

  如此看来,那些凤毛麟角的疗效好的中医儿科大夫“一号难求”也可以理解了。

  作为孩子家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碰到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些孩子家长也明明知道抗生素、激素、输液等方式治疗孩子疾病会有副作用,却苦于找不到好的中医儿科大夫。

查看余下4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路线、方针错了,讲什么也没用。路线、方针正确,要人有人,要技术有技术!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