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昌明:马克思主义者怎样认识历史?
人民领袖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既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又是位伟大的学者、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浪漫诗人。
毛主席一生酷爱历史、研究历史、精通历史,熟读各类史书典籍。1964年春,他读罢《二十四史》后诗兴勃发,填下了词一首《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古人曰:“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诗是抒发人们内心情感、表达内在思想,一种最为美好、最为精粹的语言。在毛主席的诗词里,浓缩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既有历史的睿智,又有深刻的哲理,更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对人民群众的情怀。
读书也好,认识事物也好,大凡应有两个过程:先是“由简入繁”(由薄到厚);再就是“由繁入简”(由厚到薄)。读书只有到达第二个境界,才算是真正读懂这本书,掌握了知识。
以往笔者虽也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著述,对“何为唯物史观?”问题,似乎也略知一二。诸如: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生活本身决定着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等。唯本次重读毛主席的《贺新郎·读史》,才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了一个新的概括与认识,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五观”,亦算是对唯物史观认识进入第二阶段。
一曰劳动史观:“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人是什么? 地球附属物是也。人,原是地球上生物的一个物种,属动物兽类中的类人猿。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专著中,对此作过科学的、权威的论证,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的手、语言和思维都是在劳动中逐步形成的,由猿的前肢逐渐变成人的手,则是从能创造最简单的石器工具开始的。
“人猿相揖别”。是劳动——从学会制造和使用旧石器工具开始,让兽类进化成为人类。“只几个石头磨过”,也就成了猿、人分界的历史明证。自然,其时的人类,只是“小儿时节”——童年时代。根据1968年、1972年东非肯尼亚两次考古发掘发现的旧石器与头骨推断,人类的形成至少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
劳动创造了人,人类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劳动成了人的本能,也是人的本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崇尚劳动,崇尚劳动人民,此谓劳动史观。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