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特朗普的雾月十八日:第一次是笑剧,第二次是悲剧

2021-01-09 3533 0
作者: 赵丁琪 来源: 激流网2020

  四年前,作为政治素人的特朗普意外击败民进党老牌政客希拉里,当选美国总统。当时的许多舆论戏仿马克思的历史性名著,将这一事件称之为“唐纳德·特朗普的雾月十八日”。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的开头,马克思引用黑格尔的话说“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我们可以进一步延伸马克思的结论:一切可笑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也可以说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笑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悲剧出现。

  2016年的总统大选,被很多人视为一场美国民主的闹剧。四年后,当这一闹剧再次拙劣地重演时,我们已经很难再笑起来。

唐纳德·特朗普的雾月十八日:第一次是笑剧,第二次是悲剧-激流网

  在中文社交网络上,特立独行的特朗普一直以被嘲笑和调侃的形象出现。在以二次元年轻人为主的B站上,特朗普和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等经典影视形象并列,成为up主们用得最多的几大鬼畜素材之一。

  但正是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甚至被媒体报道有“精神问题”的特朗普,却在经济、政治领域向中国频频出招,成为几十年来最让中国政府头疼的美国总统之一。

  我们不得不面对马克思在谈论路易·波拿巴的时候所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却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一种看起来像是“英雄”的角色?

  一

  要理解特朗普现象,我们就必须把视野拉回到20世纪80年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依然生活在80年代的延长线上。

  1988年,福山出版了他的著作《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在这本书中,福山充满希望地预言人类意识形态演进已经到达终结点,作为人类政府最终形式的自由民主制度已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未来人们将不再致力于令人振奋的思想斗争,而是致力于解决世间的经济和技术问题。

唐纳德·特朗普的雾月十八日:第一次是笑剧,第二次是悲剧-激流网

弗朗西斯·福山

  在这样一种思潮的鼓舞下,西方社会普遍弥漫着一种乐观情绪,人们普遍相信:一种通过协商和对话而形成的普遍性共识是可以实现的,一个和平、繁荣、实现普遍人权的世界主义是可以期待的。

  紧接着发生的苏东剧变似乎证明了福山的预言。在资本主义的外部敌人消失的同时,其内部的反抗力量——左翼势力也同时衰败。在苏东剧变之后,西方传统左翼政党也放弃了挑战资本主义的尝试和努力,提出了“政治世俗化”的理论诉求。“政治世俗化”意味着接受自由主义理念成为普世思想的现实,把乌托邦式的革命理想完全驱逐出政治领域。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以英国工党、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西方左翼政党集体右转,彻底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和逻辑。齐泽克尖锐地批评说,英国工党完成了保守派所无法完成的任务:自我阉割掉最后一丁点批判资本的激进维度,开始使用他们的对手(新自由主义者)的语言和政策。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