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哪​有什么哲学?


  注:应一位崇拜何新的网友的要求,重发此文。

  哲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并不是神学。前人的论述,有的是学院派的论述,有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的则二则兼有。理解前人的哲学论述,也必须结合自己的实践,脱离实践、脱离群众,不调查、不研究、不深入群众,不直接参加革命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是很难理解哲学的,也很难发展哲学。

  前天,看了何新先生关于哲学的文章《为什么传统学术的抽象哲学思维不发达?》一文,有感如下:

  一、原文:首先,中国古代学术中并无西方古典意义的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即工具论)与认识论存在。

  其次,现代中国学界则至今也还很少人能真正理解20世纪以前西方古典哲学的形而上概念。大学里教西哲史的某些博导、博士其实多数在“装”(B)。

  评论:哲学,全世界只有两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中国的哲学和西方的哲学,无论是无产阶级的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剥削阶级的唯心主义,都是相通的,如果说没有什么差别,无非是使用的名词、语言体系不一样。而名词、概念,是哲学的表象,而不是本质。如果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所谓中西方哲学,根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区分哲学派别,也不应该从中方、西方这种历史、地理或者说文明的角度区分。

  另外,中国古代哲学,最好不要从《易经》《老子》之类所谓哲学著作中找,而要从历史中找,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的斗争实践中找。至于《易经》《老子》《论语》之类,可以作为参考。

  何新先生说大学里教西史的某些博导、博士其实多数在“装”避,完全正确。这些所谓专家学者,他们其实是吃“哲学”饭的,他们的哲学,就是唬人,把别人都吓唬住了、都弄晕了,他们的水平就体现出来了。要是让别人都明白了,他们其实什么也不会,那他们就混不下去了,找不到饭吃了。所以,他们必须把人唬住,以售其奸。

  比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他自己不要脸,我也没有必要给他留脸——,今天备受推崇,他说“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使人成为某种人。”错了,人是有阶级性的,哲学也是有阶级性的,或者说阶级性是哲学的本质属性。所有的哲学,都是让人成为本阶级所需要的那种人、接受本阶级思想的人,而不是反对本阶级的人,就是说,哲学就是让你必须成为某种人,而不能是简单的、超阶级的“人”。

  记得上世纪某年代,老人家把这些哲学家都赶到农村去劳动,其实是对这些草包饭桶或许还是学术流氓的教育、挽救,也是一种慈悲,希望他们接触实际、参加实践,从劳动人民那里学些哲学常识,改变他们一肚子青菜屎的现状。不过,这些哲学家觉得委屈死了,称这忽视了他们的专长,这是“迫害知识分子”,其实,他们这些知识分子,就是一群草包饭桶,什么也不会,根本没有什么学问,就会拿名头、用别人听不懂的名词唬人。后来,“春天”来了,这帮人咸鱼翻身,又重新拿起教鞭,重新开始唬人,他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反思自己的不学无术,而是控诉老人家“迫害”了他们。他们是一群不知好歹的寄生虫,生就的泥鳅成不了龙。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8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