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疫苗外交”大PK?又有人在给我们挖陷阱了!
路透社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极尽煽乎之能。
它说,印度批准向柬埔寨等国家运送疫苗,是试图在“疫苗外交”中抢夺中国的风头。
近来在西方媒体上,类似的论调越来越多。
这个逻辑很奇怪。辉瑞或者阿斯利康的疫苗就是“拯救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疫苗就是“搞外交”?
西方国家为抢夺疫苗争破了头,却也不忘在舆论上再当一把亚洲的搅屎棍。
1
路透社的标题就十分唬人——“疫苗外交:印度通过广泛的出货量寻求与中国竞争”。
文章说,印度官员7日表示,印度已经批准向柬埔寨运送新冠疫苗,此外还计划向蒙古国以及几个太平洋岛国运送疫苗,这是“印度扩大‘疫苗外交’的一部分”。
西方媒体还是老样子,辉瑞或者阿斯利康的疫苗就是“拯救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疫苗就是“搞外交”。
不过,印度迄今已经通过捐赠或者商业合同向17个国家提供了1560万剂疫苗,为什么路透社要在文章一开始要特别提出柬埔寨呢?
这样的挑选是很有用意的。
也就是在印度官员表示批准向柬埔寨运送疫苗的同一天,中国政府向柬埔寨政府捐赠的60万剂国药新冠疫苗抵达金边,柬埔寨成为首批接受中国疫苗援助的国家之一。柬埔寨首相洪森当天赴金边国际机场,亲自迎接来自中国的疫苗。
路透社的文章特别提到,柬埔寨是中国的“重要盟友”,印度的做法是试图通过疫苗外交抢夺中国的风头。
文章还说,为试图在与亚洲巨人中国的竞争中抢先一步,莫迪政府已经向邻国提供百万剂本土生产的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即使印度国内的疫苗接种行动也才刚刚刚开始。
路透社还提到,印度已经给缅甸、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提供了疫苗,在当地时间7日,印度的5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也已经抵达阿富汗。
文章认为,莫迪是在利用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各种疫苗生产国的优势,来促进地区关系,并且反击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主导地位。
其实路透社的这个逻辑也是蛮奇怪的。
欧洲国家可以同时购买美国和英国的疫苗,为什么柬埔寨就不能同时接受中国和印度的疫苗呢?
实际上,这样的论调最近在西方频频出现。
比如“德国之声”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疫苗外交:中国慢半拍 印度手笔大”。文章认为,在缅甸、马尔代夫、不丹、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印度已经抢先中国一步捐赠疫苗,“而且手笔更大”。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说,印度“疫苗外交”的目标是使区域竞争对手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接种工作黯然失色。还有美国媒体说,中国的疫苗外交这次遇上了印度这个强劲对手,等等。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