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主席,过革命化的春节,过为人民服务的春节!
1976年1月30日,是农历除夕,也是毛主席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
据张玉凤回忆,那一晚毛主席像往常一样,在病榻上侧卧着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入夜后,远方传来阵阵鞭炮声,毛主席对眼前日夜陪伴他的工作人员说:放点爆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
毛主席听到院子里放的鞭炮声,他那瘦弱、松弛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在场的人都知道,这是毛主席在宽慰陪伴他的工作人员。
这样一个被载入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年谱》的事情,至少澄清了两个谣言:一是,1976年春节,毛主席放鞭炮庆祝他的战友去世;二是,毛主席晚年取消了春节,长达13年之久!
在今天全民都在过节的时候,小兵思考的是,我们的春节到底该怎么过呢?
难道只是放放鞭炮,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吗?
难道只有请客送礼,拜年收红包,无所事事,赌博消遣吗?
难道只有祭拜祖宗,帖春联祈福,祭拜灶神吗?
难道只有逛庙会,狂购物,甚至去到寺庙,烧香拜佛,大搞封建迷信吗?
毛主席的事迹和教导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通过搜集各种资料,我们知道,毛主席的春节一般都是在外出、慰问、开会、看书、工作、与民同乐中度过的。
1921年,毛主席回到韶山过春节。此时双亲都已故去,毛主席召集大弟毛泽民、大弟媳王淑兰、小弟毛泽覃和小妹毛泽建,在年三十晚上,围在火炉旁守岁。也就是在这次家庭会议上,毛主席说服家人,一起舍弃小家的田产,去参加革命。
1929年春节,在大柏地之战中,毛主席提枪亲自带着警卫排发起冲锋。
1935年春节,毛主席正在指挥红军,进行决定命运的四渡赤水。
1941年春节,毛主席邀请老乡们一起看戏,并将前面的座位都留给了老乡。毛主席把属于家人团聚的过年时间,几乎全都交给了群众、交给了同志、交给了工作、交给了战士们……
1946年春节,延安县群众敲锣打鼓为毛主席送去一块匾,匾上所题的是“人民救星”。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过的依然是呕心沥血、公而忘私的年!毛主席带头节俭过年、廉洁过年,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57年的正月初一,毛主席给来开会的40多人准备了肉末挂面,用时仅10分钟就解决了早餐,填饱肚子后就开会。
1962年春节,毛主席私人宴请溥仪,桌上除大米饭加馒头外,只有几碟辣椒、苦瓜、豆豉等小菜。
1920年,毛主席为筹备党的成立、湖南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学生去欧洲勤工俭学的事宜,通过章士钊筹集了两万银元。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连续十年,大年初二向章士钊“还债”。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