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煜之问何解?需要公立医院,更需医疗去商品化
导语
2021年4月18日,因在某平台发文揭露“肿瘤治疗黑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张煜被众多网友所熟知,他提出的问题“超指南用药,到底是诊疗需求无可避免,还是医生为谋一己私利的表现?”更是击中了大家的神经。
医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产品和服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它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医疗卫生事业不能依靠市场,需要由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性。健康是无价的,而医疗服务是有价的。如果按市场化、商品化的方式提供医疗服务,必然导致医疗服务机构的经济利益和患者健康利益的冲突。
3月26日,湖南省蓝山县县域医共体心内科护士长史小芳在龙家坊村与术后老人亲切交谈。李碧波摄(人民视觉)
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狮南村卫生室,医生用“村医通”系统刷病人身份证进行医疗费用结算。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医改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来说,“答题”的难度和挑战更大。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节中,提出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等。
改革无止境,中国医改再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
01
中流砥柱公立医院是医改主战场
“医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产品和服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它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医疗卫生事业不能依靠市场,需要由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性。”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木兰讲席教授李玲说,健康是无价的,而医疗服务是有价的。如果按市场化、商品化的方式提供医疗服务,必然导致医疗服务机构的经济利益和患者健康利益的冲突。
中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用有限的资源维护全体人民的健康,只能坚持公益性方向,优先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社会效益较高的领域。
“例如美国的医疗制度,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次我们都看到,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美国的医疗非常低效。”李玲说,美国新冠肺炎病例人均治疗费用超过60万美元,截至4月17日,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3157万例,累计死亡超过56万例。
“相比之下,中国累计确诊并救治了9万多名新冠肺炎病人,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我们通过医保和财政兜底,对患者实施免费救治,真正体现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李玲表示,说到底,医疗卫生事业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即为多数人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
历史、实践、抗疫斗争的现实告诉我们,需要公立医院!需要医疗去商品化!更直白地说,医疗必须去市场化、私有化!
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难道不应该这样要求、这样去践行吗?!
历史、实践、抗疫斗争的现实告诉我们,需要公立医院!需要医疗去商品化!更直白地说,医疗必须去市场化、私有化!
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难道不应该这样要求、这样去践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