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糖丸到大奇迹——浅谈伟大的毛主义医疗卫生路线
前几天,在搜索网页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这张我和千千万万的同胞们都在小时候吃过的小糖丸的照片。这是预防脊髓灰质炎,也就是小儿麻痹症的活疫苗。很多人可能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糖丸,却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拯救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生命健康。感慨万千之时,我翻开日历一看,今年正是“小糖丸”的父亲——新中国杰出的病毒学学者,“人民科学家”顾方舟同志诞辰95周年。于是我撰写了这篇短文,以表达内心对于毛主席领导下社会主义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无限崇敬之情。
以前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很流行所谓的“民国风”,可残酷的人口数据却告诉我们:1949年,新中国诞生以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可怜的就连35岁都不到,这几乎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里面最低的,甚至比刚刚独立的印度还要低。那些鼓吹民国的公知叫兽们如果真的穿越回解放前的中国底层社会,十有捌玖都会饿死,病死,被军阀打死,被外国资本家开的工厂活活累死,总之死的很惨。
国民党留给中国人民的,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而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让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能够活着,而且是健康的,有尊严的活着!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各种烈性传染病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鼠疫,天花,梅毒,麻风病。还有我们今天所讲的脊髓灰质炎。当时,脊髓灰质炎发病率高的惊人,一旦感染,轻者终生残废,重者失去生命。50年代中期,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所年仅31岁的顾方舟同志临危受命,开始与团队一起研究疫苗。
此时的顾方舟同志刚从苏联留学归来,他是我们的新中国所培养的第一代病毒学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进行一项世界前沿的科研工作是何等艰难?没有实验室怎么办?那就自己建!同志们在云南昆明西郊的玉案山一砖一瓦亲自盖起了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没有实验对象怎么办?那就自己尝!同志们将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作为疫苗的第一批实验者。儿童害怕打针吃药怎么办?那就做进小糖丸里面,这样我们就可以甜甜蜜蜜的吃下去。总之,顾方舟和同志们一切的奋斗,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全中国的孩子们不再被脊髓灰质炎所伤害。
历经千辛万苦,疫苗终于研制成功!从1965年开始,脊灰疫苗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免费发放。60后,70后,80后,90后,这颗世界上最甜的糖成为了四代中国孩子共同的美好回忆。1994年至今,脊灰炎已经被我们中国人彻底消灭,比世卫组织预定的2000年消除脊灰的目标提前了6年。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