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遗产税调节贫富差距只是美丽的童话

2021-06-22 3653 0
作者: 张捷 来源: 张捷财经观察

  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大量的基金会,这些基金会大多以各类研究、公共服务、慈善活动为目标而运作。对这些基金会,需要通过表面看到它们的本质:很多基金会名义上是属于全社会所有,但实际上控制在私人手中;基金会的核心利益在于保持家族的长久控制;基金会是富豪和国家共赢的博弈;基金会是各种势力参与政治的一种方式。我们的立法和对境外组织的管理,一定要对他们的背景和性质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司法体系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给这些势力留下缝隙,要在维护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制定有利于我们的规则。

  基金会是各种势力的载体

  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大量的基金会,这些基金会大多以各类研究、公共服务、慈善活动为目标而运作,这些基金会掌握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经济力量,影响无所不在。这些基金会实际上是西方各种势力博弈的经济载体。如果说贵族小集团作为载体还是一个模糊的维系,那么基金会作为各种势力的载体,就是一个极其紧密的,由法律、经济和国家武力保障的核心机构了。

  报端时常可以看到西方的顶级富豪把财产全部捐献给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云云,他们将资产捐给基金会而不留给子孙的行为,曾经让国内很多人称赞不已。后来有人提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逃避遗产税,西方的遗产税是非常高昂的,可以超过遗产数额的一半。当然避税的说法实际上也只是说到了一点皮毛,避税只是基金会的一项功能。我们知道捐赠是可以免税的,而富豪所捐赠的都不是现金,而是他们持有的股份等实物资产,这些资产变现要缴纳高额的所得税,比如当初设立公司可能只投资了10万美元,现在股票价值10亿美元,一旦股票变现,所得收入基本都要大额纳税,而这些资产转入基金会却是免税,避税利益经常超过各种慈善的支出。

  基金会的核心利益在于保持家族的长久控制

  对于各类基金会,核心问题是基金会的所有者是谁呢?在西方私有制社会,基金会的所有权不属于国家,还是在私人手里,虽然很多基金会名义上是属于全社会所有的,但是基金会章程等是保密的,基金会实际的所有人就是在基金会担任实际职务的人,基金会所有人的产生过程有秘密的程序不为外界所知,外人也没法参与。富豪捐助基金会的实际结果是基金会掌握在这些富豪的后代手里,而避税只是最直接表面的好处,核心利益不在这里,而在于保持家族的长久控制。历史上耳熟能详的著名富豪们,都留下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基金会。

  如果将巨额财富直接留作遗产,继承人怎样处置遗产难以干涉和限制,而且继承人经常有纨绔子弟把财产败光,子孙越多导致家族财产被分割得越分散,最后家族的竞争力极大下降。设立基金会及其运作规则,一方面限制了后代对于遗产的使用,使得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另一方面也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家族公社,后代的各项花销可以在基金会名下支付,给子孙们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而所有子孙的社会影响力也给基金会的势力添砖加瓦,基金会还可以聘请最好的职业经理人操盘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基金会这样的机构就是把家族的利益长久凝聚在一起,看似为了公益事业实际上巩固保持了家族利益,使得西方的富豪家族势力突破中国富不过五代的瓶颈,家族的财富不会被分散,而且家族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围绕这个基金会发挥自己的力量,使得西方的贵族家族可以有长期的影响力。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