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声:国内大型互联网平台或将走向国有化的粗逻辑
来源:哨声大风号
市场很愿意把互联网比喻成水电,比喻成空气,比喻成交通路网。那么,经过深度开发的互联网平台,既然同样具备公共设施的属性,既然同样是服务于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宗旨中,走向国有又何尝不可?何尝不会?何尝不好呢?
国内大型互联网平台或将走向国有化的粗逻辑
脸书、谷歌遭反垄断调查,孙正义退出阿里。
这是不久前全球互联网界的两个大事件,他们的有啥联系?他们与“平台”公司国有化又有啥联系?
粗逻辑:相同之处都在于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在资本结构层面出现的变量趋势。由此,我们也大胆揣测国有资本或将逐步进入大型互联网平台型公司,并最终实现控股。
众所周知,平台型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满足多边利益诉求。当一个平台足够大,大到多数人都与之息息相关,多数的行为因其发生,多数利益因其实现就成了公共设施,当这些公共设施能够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能够左右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向,甚至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就不应该再属于某一个企业、某一个组织,更不能属于某个人。
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平台大到如上述规模将面临拆解,而在社会主义国家或将走向国有。
互联网平台属于新鲜事物,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却使其走向了集中极高的阶段。事实上,我们看到的集中度远没有实际的高。例如,我们都知道在国内三足鼎立的BAT,他们看似在很多领域存在竞争,但在新晋平台中,背后资本已经深入交叠。也就是说,资本的力量已经让多数互联网资源掌握在了少数平台、公司的手里。
市场很愿意把互联网比喻成水电,比喻成空气,比喻成交通路网。那么,经过深度开发的互联网平台,既然同样具备公共设施的属性,既然同样是服务于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宗旨中,走向国有又何尝不可?何尝不会?何尝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