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缺少芯片而步入困境的美帝
在2月24日的白宫晚宴上,拜登拿起一块芯片,回想起那句有名的谚语:“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正如这句谚语后面的话——没有了马,信使就迷路了;没有信使的消息,战役就失败了;如此类推,帝国最终灭亡了。如拜登所说,对于美国来说,那个钉子就是芯片。
随着疫情推动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和游戏主机的繁荣,全世界对芯片的需求量飙升。现在,全世界芯片的短缺对美国汽车工业产生了连锁反应。由于缺少不起眼的芯片,美国今年汽车可能减产130万辆。
美国的统治阶级在意识到他们是多么依赖这些由数十亿个晶体管组成的小小硅片后,突然陷入了恐慌。这不仅是一个消费品的问题,而且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the 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NSCAI)警告称:“如果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长期在半导体领域领先美国,或者突然完全切断美国获得尖端芯片的途径,那么它可能在竞争的每一个领域都占据上风。”
如果说芯片瓶颈是一场意外事件的话,那么它绝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最近一系列突显出“全球化”逐渐消退趋势的事件之一。到处都有一种逆全球化的趋势:资本主义政府逐渐倾向于“国家内循环”、“企业回流”和孤立主义,试图垄断战略物资,争夺市场并将其他国家拒之门外,以牺牲邻国为代价来保护自己免受危机的影响。
在过去的一年里,以各国对个人防护设备和医疗设备的争抢为开端,新冠疫情将这一切带到台前。超市货架被扫荡一空,供应链陷入混乱。实行“及时生产”(just-in-time,JIT)模式的公司对这样的打击毫无防备。为了应对危机,各国政府暗中出台了140多项特殊贸易限制措施。
令人厌恶的疫苗民族主义风潮以及对剂量和关键疫苗成分的出口管制开启了2021年的序幕。同时,当长赐号货轮成功将自己卡在关键的贸易动脉时,《经济学人》适时地将这艘船描述为国际供应链脆弱性的“20万吨级的隐喻”。
甚至在新冠疫情之前,世界已经在向着逆全球化的方向迈进。四年来,特朗普一直在推行“美国优先”的政策——承诺让工作岗位回流并保护美国工业。平均进口关税从2016年的1.7%上升到了2019年的13.8%。该政策固然是为了消解中产阶层以及工薪阶层面对体面岗位流失和生活水平下降的愤怒,但是欧盟、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政策也显示出相同的趋势,新冠疫情为全球化的崩溃提供了新的动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