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外战略发生重大调整,直指中国
北京时间8月31日,随着最后一架C17运输机的轮胎,从喀布尔国际机场地面脱离那一刻起,美军撤离行动全面结束,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终于在经过又一个帝国黄昏的轮回中正式落下帷幕。
阿富汗的历史也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同样翻开新篇章的还有后阿富汗战争时代,民主党美国的对外战略。
美军运输机从喀布尔撤离
在针对撤军行动的全国电视讲话上,美国总统拜登说了一段很意味深长的话。
他表示:
关于阿富汗的决定不仅仅涉及阿富汗,也是关于通过大型军事行动改造其他国家的时代结束了,这一决定是美国调整外交政策应对与中俄竞争的关键一步。
划重点:武力改造其他国家的时代结束了!
很多人不太相信,觉得拜登是在作秀,毕竟不发动战争还能叫帝国主义吗?
其实,他还真不是作秀,战争与战争之间因为目标导向不同,在既成事实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黄金峡谷行动和利比亚战争打的都是利比亚,前者的结果是对卡扎菲政权的军事警告,后者的结果则是直接推翻了卡扎菲政权,这就叫目标导向不同造成的既成事实不同。
因此“武力改造其他国家的时代结束了”的意思是,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或者说民主党美国,不会再谋求用军事战争的手段去颠覆其他国家政权。
拜登发表电视讲话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个“不会发动战争”的适用性仅限于以颠覆他国政权为目标导向。在其他非此目标的行动选项中,美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仍然很高,甚至其军事冒险的想法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要强烈!
那么,美国对外战略究竟为何发生如此重大的改变呢?
戎评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美国再也承受不起第三个西贡时刻
战争是一个国家对外彰显实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但前提是能打赢,如果打输了很有可能引起其战略的系统性塌方。
朝鲜战争是美国战后打输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各种负面影响非常大。
比如蚕食中国国际生存空间的包围圈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新中国成立后,华盛顿曾通过煽动他国不承认的方式,试图把中国排除在国际主流社会之外。但朝鲜战争的胜利不但让中国以独立于苏联的力量打开了多元化外交的大门,还使得我们在亚非拉地区的影响力大幅提高。
依托中国大涨的国家声望,在毛主席三个世界理论的划分下,曾共同经历过被殖民血泪历史的第三世界国家从分散走向团结,而这又为70年代中期世界形成美苏中大三角较为稳定的战略格局奠定了基础。
再比如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中国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身份打赢朝鲜战争后,中南半岛等亚洲多个地区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迎来了高潮,美国的势力从远东大陆败退至韩国、日本等弹丸之地,于是处于两极对峙格局里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由比较单一的东欧-苏联的欧洲集团,扩大到苏联-中国的欧亚社会主义联盟,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东西两大阵营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