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松:善变的西医常有理


  【张文宏表示疫苗接种目标已经转变:目标是预防和降低重症】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出席某论坛时表示,目前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已经发生了转变。现在没有办法通过疫苗接种完全阻挡疾病的传播,疫苗接种之后的目标主要是把疾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水平。他还表示,即便是在国际上进行第三针疫苗的接种延长和提高疫苗的保护效力,主要目标也仍然是预防和降低重症。(摘自:红歌会“2021年10月16日,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记者” )

  自“新冠”以来,西医专家对 “新冠疫苗”接种后结果的“改判”,愚记得大的“改判”已是第三次了。反正是每次的断语都如铁定,而且过不多久又是铁定“翻新”,还是正确。自己“反嘴”,毫无羞涩,就如没事人一样……

  因此,愚又想起去年所写的文章《乱谈中西医》(见2020年4月30日红歌会网朱树松文集)中对西医的一点文字,现摘录如下,为博诸位看官一笑,不知是否合适。

  文曰:“……西医是科学,是技术,是通过化学改良或是改变物质使之对某段人生质量‘改善’的技术,是随时可变的。……

  ……西医则不然,就像在平地上搞建筑,看着环境、摸着风向,仰着头朝天量高,一个方向的往上盖。一旦觉得不合适了,就‘拆违、拆旧’,重新变化“模样”再来,即有了现代人们所认识的所谓发展。其实,西医是为了迎合眼前的某种状态,在事后用新的‘不合适’(当时觉得合适)去取代旧的‘不合适’,在自己制造的废墟上摞叠,至今也没有达到‘天’的高度,更遑论顺应生命和自然了。说句到家的话,西医的‘发展’是用新的错误,取代旧的错误。不过是新的错误和旧的一样,得实施过一个阶段才能知道罢了。如此循环而已,永远达不到人类生命与自然的高点。”

  愚觉得在医界,由于西医“视觉诊病”的“短视”,不可否认西医的局限性、滞后性、副作用的普遍存在。但愚不反对西医,在西医界根据自己的所学,有着很多珍视生命,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不图名利,心倾病患,“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的好医生、专家。但因为所学“短视”的“局限性、滞后性”,又不得不承认难免的一些“副作用”。实事求是,就是好医生、好专家。

  但也不能否认,西医界有着某些崇洋媚外,奉洋(尤其美国)为永恒正确的医生、专家精英。他们掌控着话语权,讨好地在洋人身后,不断变换着追随“洋道”的脚步和模样,甚至鼓吹着连洋人都不可能相信的“声音”,来对本土显示他们的高贵和超群。在“新冠”爆发至今,“种苗”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在话语权的滥用中,以极度夸张的高调,遮掩着西医的局限性、滞后性和副作用。如果疫苗有用,如初所言,还用得着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多变吗?试问,“三”已数界,要变到何时方可休?难道非撞到南墙碰毙,才“自然”的罢休吗……如此“勇敢”的“坚持”,或是别有意思……

  西医,还是学学中医(此文不述)能先于病的“整体观”吧。(朱树松·2021年10月18日)

  (朱树松·红歌会网专栏作者·为红歌会网投稿)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