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是柳传志的问题,又不全是柳传志的问题


  这段时间,民间舆论又在热炒关于联想的“冷饭”。

  为什么说是“冷饭”?

  “美帝良心”坑国人的事就不说了;而关于联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左大培等民间左翼知识分子20年前就已经在揭露了,只不过人家有恃无恐,其后还能“花样翻新”、得寸进尺。

  前面的故事其实才是问题的源头,明德和司马南讲的不多,笔者不妨再提一下。

  联想集团初始登记的计算所公司,在1984年成立时是中科院计算所投资注册的全民所有企业。(1989年改名为联想集团的时候还是由中科院主管,仍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

  1986年柳传志当上公司的总经理后,打着“调动管理层和经营团队积极性”的在当时就已经时髦起来的理论,择机提出了"国有民营"的口号。

  1988年4月,“北京联想发展”(即计算所全民所有制公司)、贸促会下属的中国技术转让公司(技转公司)与港方导远公司(吕谭平等四位港商)成立合资公司——香港联想,原始股本90万港币,北京联想出资30万、技转公司出资30万,两家国企合计持股67%,港方持股33%,使全民所有制的计算所公司有了一个“外商”、一个“外资”作盟友。

  与80年代绝大部分的私有化故事一样,柳传志拉来了洋人,为下一步瓜分国有资产提供了便利。这对中国人民来讲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却是那个年代的冒险家们通行的做法。只能“怪”毛泽东时代创立的全民所有制产业根基太雄厚了,一是技术和产业积累,一是制度遗产“障碍”,一是民心。

  举个另一领域的简单例子其实大家就不难理解这里的“道道”了:80年代初运十上天、六飞拉萨,直接搞垮运十不容易,怎么办?那就引入麦道……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香港联想”最初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用来“空手套白狼”的空壳公司,它本身一无技术、二无资金。香港联想的业务一是依托北京联想在国内的保底市场,拿走AST微机(及其他微机)的总代理;二是依托财力雄厚的贸促会下属技转公司拿到了大笔的外汇贷款,甚至连柳传志、倪光南等骨干往返大陆和香港之间的签证都是技转公司办的(那个年代签证可是稀缺“资产”,有这个稀缺资产做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所以,毫无疑问,香港联想起步和发家的支柱就是两家完全“中资”性质的国有企业或全民所有制企业,跟港资没有多大关系。

  在香港联想连续三年嬴利,具备了在香港上市的主要条件后,柳传志抓住时机,开始筹谋通过上市来削弱国有股份的比例以及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监控。但当时香港联想的原始股权结构是两家国有中资企业控股2/3,柳传志的做法就是先增加外商投资持股的份额,再由北京联想让权、授权,才能让外商行使相当于"承包"的民营权,国有股减持的对象就是技转公司。

查看余下7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