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增病例仅接种1剂疫苗#,网友的反应出乎意料
12月7日,上海新增1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一名30岁男性,是外地一本土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12月8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表示,上海这名本土确诊病例仅接种过1剂新冠病毒疫苗,没有规范完成全程接种。接下来,吴寰宇还通报了截至12月7日,上海市接种新冠疫苗的整体情况,最后表示,请市民抓紧完成接种。
上海媒体东方网在微博发布这个新闻的时候,抓了个“重点”:#上海新增病例仅接种1剂新冠疫苗#,上海疾控:请市民抓紧完成接种。
只能说,这个“重点”是实情,但也有明显的导向性。
这条新闻的底下,网友们的评论则表现出了另一部分的实情。
有人说:接种两剂就不会感染了吗?
有人说:真可笑,之前那么多都是两针全部打过的怎么不说?
有人说:如果出现一个没接种的感染,那肯定24小时热搜。
有人说:说得好像两针三针没人感染一样!这下没打疫苗的是不是又要背锅?
有人说:之前冷库那些感染的十几个都是打了三针的,这新闻也是笑死人。
还有人说:还有这届网友都不是好糊弄的。
……
总之,近500条评论基本上绝大多数都是这个“画风”。
毕竟这一年之内,关于疫苗实在是出现了太多说法了。
一开始人们是满怀期待的,疫苗攻关也确实是很迅速了,欧美等国为应对疫*情,十分依赖疫苗,紧急授权是一项接着一项,疫苗防感染的数据一开始也是很好看的,进而便开始实践高接种率实现群体免疫屏障的假说。
不过随着疫*情发展,新冠病毒变异,群体免疫假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因为高接种率而采取“与新冠共存”防疫模式的国家,短期建立起来的屏障很快又破防了。
这时疫苗的宣传重点不再是“防感染”,而变成了“防重症、防死亡”。
从数据上来看,这也是事实,只是由于之前对疫苗的“渲染”太过于“美好”,似乎不太那么实事求是,让一部分人开始迟疑,同时,几款欧美疫苗还时不时地曝出一些不良反应,也让人们心里有点打鼓。
我国在推动前面两针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非常积极的。一直以来,国家都要求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不过,这个过程中有人为了追求高指标,出现了变相强制风。
再往后,疫苗的效果随着时间推移开始下滑,又开始有了第三针的趋势。
推动第三针似乎没有前两针那么顺畅了,一个是实际效果摆在那,另一个是担忧疫苗不良反应。所以在“做工作”这块,相关人员也是想了不少办法。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