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罪孽深重

2021-12-14 2368 1
作者: 蔡志栋 来源: 冰川思享号

  图书馆过刊室的灰尘会比知网网页上的光标更加刺激灵感。希望这句话不会被人误解为我是在宣扬学术的乡愁,呼唤学术的绿皮火车。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蔡志栋

  一位退休老教授赵德鑫和中国知网苦斗了八年,最终获得了其论文版权费、稿费100多万元。代价是,知网把他的论文全部下架了。  知网还写了一封诚恳的道歉信。“非常诚恳”。

 

▲知网道歉信

  老教授也不含糊,连夜回应:重要的不是说,而是做。

  天下苦知网久矣。

  01

  大学生苦,因为毕业论文要查重,重复率稍微超标,就要修改。每次查重,都是大几百块没了。

  正如网上所说的,大学生是最穷的一群人。知网也算把每一个用户榨出了所有的私房钱。

  学者也苦矣。如果不同意知网收录,很多期刊就不发表其论文。

  学者的痛苦还不在于此,这还是只是版权问题,还有的痛苦是,明明是全部自己写的论文,期刊审稿之后,告诉他,你的论重复率是过高,涉嫌抄袭,请另投他处。从此便在该期刊社列入了黑名单。

  但是,学者们还不知道的一件事是,依赖知网进行学术研究,对自己思维的损害究竟有多大。

  收费高昂,查重脑残,戕害创造,这是知网的三重罪。

  第一重罪:收费高昂,容易理解。每所高校要付给知网的年费是以百万为计数单位的。你就想想看,全中国有多少高校。2016年,连财大气粗的北大也被知网断掉过,因为后者的收费超过了北大的预期。许多小点的高校,索性就不购买知网服务了。老师怎么开展研究,各显神通吧。

  ▲网友评论截图

  当然,我下文还会说到,拒绝知网,反而会给学者的创造力释放空间,打开一条生路。但这里的重点还在收费问题上。知网可不是为了激发研究者的创造力而收费高昂的。人家的目的极其单纯:只是为了收费。别想多了。

  第二重罪:查重脑残。

  所谓查重,就是通过知网自身储存的文献数据以及互联网上可见的数据,进行论文比对,发觉其中重复的内容。如果一篇论文重复率达到一定程度,轻则打回去修改,重则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再翻身就难了。

  表面上看,这是好事,因为可以揪出文抄公或文摘工。但是,知网查重功能之脑残,超乎想象。

  比如,你明明通过自己亲自阅读某原著,摘录了其中的某段话作为自己论文的材料,但是,查重之后,报告告诉你,你的论文的这段材料,和先前某人的论文的材料是一致的,所以,你涉嫌抄袭那篇论文。可是,名著为什么是名著?不就是因为它是经典,引用的人特别多吗?

  有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你引用的这段话出自某个网站,而那个网站的基本功能恰恰是把名著电子化。比如《论语》,肯定是很多古文类网站必收的文献。那么,请问作者直接看《论语》引《论语》不行吗?《论语》只有一本,把《论语》电子化的网站不知有多少。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