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是给谁看的?

2021-02-01 12938 17
作者: 谭吉坷德 来源: 红歌会网

  这是一边看春晚,一边骂春晚“新民俗”背后的根本问题。

  主办方盛况空前的结论和铺天盖地的不满吐槽迎头相撞,“精神盛宴”的厨师和食客之间的文化冲突史无前例。

  收视率在主办方嘴里就像水龙头一样,想放多少水就能放多少。他们对民间的骂声不绝视而不见。他们屡创新高的传统自慰,不知道数据来自亲友群还是朋友圈,收集数据的是他妈还是他老婆。

  2016年央视春晚导演吕逸涛的微博骂声瞬间超过200多万条,有人发狠要骂到下个猴年,但这不妨碍他自己给春晚打100分。春晚满意度调查让谁满意了,一直都是一锅浆糊。

  从原来憋着一泡尿也要把节目看到底,现在五分钟不玩手机就已经是忠诚客户。如果说无处不在的吐槽是民意的话,沉默的大多数正在用“取关”证明这不是他们的春晚。

  当你拿着请柬却在宴会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时候,你就有了和人民大众观看春晚同样的心情。

  这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转了一大圈才发现这里的珠光宝气、花花绿绿却没有一样和你有什么关系。

  主办方搞不懂谁才是人民。他们能够邀请大叫“你们中国人”的陈冲,能够每分钟十万元+专机接送韩国跳骑马舞的的鸟叔上春晚,但是绝对不会给中国的民间艺人任何机会。

  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春晚最大问题是价值观背后人民形象的模糊。当刘德华的《恭喜发财》唱响中国,而最终老百姓发现发财的名单上根本没有自己的时候,他们便站起身来,一拍两散。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情感寄托,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互助和感恩。新中国感恩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民。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如果不站在舞台中央,那就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春晚的既得利益者一直在用多元化和众口难调来解释从全民狂欢到全民吐槽的尴尬。这一解释否认了中华民族有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有民族特征鲜明的集体文化记忆。

  2014年春晚是一次举国观看的华谊兄弟年会。这个资本娱乐集团的股东、旗下艺人和利益关联者悉数亮相。马爸爸也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堂会中闪亮登场并且拉开了互联网巨头红包大战的帷幕。除了“人民富豪”,人民在哪里。

  春晚的真正观众是那位19年如一日的“笑脸哥”,是那些领笑、领哭、领掌的潜伏者和“托”的世界,是那些依靠权力、赞助和广告挤进来的成功人士。这是一个“上等人”的团团伙伙。站立在这个金字塔塔尖上的是体制和资本精英。这个金字塔里的“年夜饭”根本不需要考虑老百姓的口感。陈佩斯认为“艺术家在春晚找不到人格”;同样,人民在这里也很难对号入座。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7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