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捣鬼” 《中欧投资协定》或生变数

2021-03-26 901 0
作者: 肖志夫(一壶茶一闲人) 来源: 老夫子杂货铺

  美国中文网3月23、24日连续发表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Ksliu的2篇文章《美、加、英、欧制裁中国,中国反制》、《“舆论战”已经波及“中欧投资协定”》。

  文章说,欧洲议会原本定于3月23日开会审理和批准最近达成的《中欧投资协定》,却突然宣布无限期推迟对协定的审理

  为何?因为中国外交部3月22日宣布对欧盟10名人员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理由是他们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这是中方对欧盟当天正式决定对中国新疆4名人士和1个实体实施制裁的回应。在中国对欧盟国家的制裁名单中,包括了5名欧洲议会的议员

  被制裁的一位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Reinhard Bütikofer)表示,中国的反制措施“重重地关上了一扇门”,“他们不会真的相信这就能吓倒我们吧?” 他强调,欧洲议会将会回击,“没有我们欧洲议会的批准,欧中之间就不会签署什么协定。”

  据报道,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副主席居拉(Winkler Gyula)在一份电邮中说,“鉴于欧盟与中国关系今天的最新发展,尤其是(中方)令人无法接受的制裁”,欧洲议会决定取消原定星期二(3月23日)就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举行的一个审议会。他还在推文中说,“欧盟是讲价值观和原则的,无论是在欧盟内部,还是在全球范围内。”

  毫无疑问,欧洲议会的“变脸”是因为美国政府的“捣鬼”。

  文章指出,自从特朗普掀起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以来,欧盟国家一直处于“选边站”的尴尬境地,这些国家希望和中国做生意,但是又不愿意得罪美国,感到左右为难,其中特别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几乎公开拒绝与美国站队,而且美国与欧盟国家之间也存在贸易问题上的纠纷,这一矛盾在特朗普当政期间被激化了。

  中国早已看出欧盟国家与美国之间存在矛盾,从而在战略上拉拢欧盟,集中力量打击美国,《中欧投资协定》便应运而生。

  2014年1月,中国与欧盟在北京开始了协定的第一轮谈判,此后经历了7年35轮谈判,终于在拜登上任前夕达成协议,在美国和欧盟之间起了“分化”作用。

  但是,拜登上台后对华战略的“第一板斧”就是重整旗鼓,安抚盟友,恢复和重建“反华统一战线”,并视欧盟为最重要的盟友。拜登宣称他的执政核心理念是:“当美国与盟友合作时,美国才是最强大的。”

  美国拉拢盟友的手段,主要是基于所谓的“共同价值观”,打“人权”牌,在这方面帝国主义是同穿一条裤子的。拜登宣称中国在新疆的行为是“种族灭绝”,并就此对中国实施制裁。3月22日,欧盟跟随美国就新疆“人权”问题,宣布制裁中国。同日,英国和加拿大也宣布了同样的制裁行动。同日,美国又增加了新的制裁行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长发表声明,支持美、加、英、欧对中国的制裁。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