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够打败中国的只有中国人自己
2021年6月17日,在中国国家发改委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2021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将加快修订,进一步缩减。孟玮介绍,今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外商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企业计划2021年增加在华投资。
6月18日,中国台湾晶圆代制造商台积电、联华电子,在大陆扩大28纳米制程产能的设备,没有获得美国的供应许可。至此,美国限制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底线标准在不断调高,美国选准28nm的成熟制程,作为卡住中国半导体脖子的新位置,严禁美国公司直接向中国出口与此制程相关的设备,任何使用与该制程技术相关的公司禁止从第三方转移相关设备进入中国市场……
这两则消息传递出这样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对外开放管制在“做减法”,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美资)准入范围;而美国对中国在美投资和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是在“做加法”,进一步限制范围,尤其是高科技领域。
桩桩怪事颠覆心智,为何?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只减不增”,底线在哪?
所谓“负面清单”,就是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和产业。我国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逐年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明面上看,这是落实中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大政方针,无可厚非。但是一旦查看细节,你就会胆战心惊。
记得,还是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时候,一位美国华人朋友第一时间转发给老夫看,他对一些内容画上了很粗很粗的红色下划线:“基础设施领域,取消50万人口以上城市供排水管网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规定”,“制造业领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资放射性矿产冶炼、加工和核燃料生产的规定”,“农业领域,将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放宽为中方股比不低于34%”,“医药领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资中药饮片的规定”,“教育领域,允许外商独资设立学制类职业教育机构”……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事关国计民生的城市供水无需中方控股,可以完全交由外资全资(独资)控股,人民的饮水安全可能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事关国家最高战略安全的“核燃料生产”也可以交由外资掌控,某些领域的国家战略安全可能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外资控股最高可达66%,一般占股51%以上就拥有绝对控股权,“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一神圣承诺也可能被资本征服……“我只想哭!”这位华人朋友难过地说,“扩大开放没有错,但不能没有底线!这样无底线地对外开放,到底置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于何等地位!”他严肃地质问:“请问美西方在这些领域对你中国开放了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