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游:教育问题岂只在“掐尖”?


  最近,大家对所谓某些中学名校的教育质量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心态,对民办中学的“掐尖”来显示教学质量越来越反感。为此,各地教育部门都在开始对民办学校的“掐尖”做法进行限制,开始限制民办学校的域外招生。

  但仅限制民办学校“掐尖”管用吗?

  自从教育改革以来,我们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严重,那就是教育的商业化,也可称为金钱化,一切向钱看。在这一前提下,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原本公办中学名校垄断的大部分优秀生源的垄断性逐步扩大,但这种扩大主要表现在了由公办中学名校衍生出的民办学校身上,倒过来说,“掐尖”的不只是民办中学,公办中学同样“掐尖”。

  所谓衍生的民办学校意思是说,这些依附公办中学的所谓民办学校并不是独立办学的完整意义上的民办学校,而是挂在公办名校身上再起一个校名,且与公办中学共享优秀生源的民办中学。

  近些年正是这些所谓的民办中学开始成为这种优秀生源垄断性扩大的推动者,也成为受益者。由于这种衍生民办中学的出现,优秀生源垄断性扩大正在成为中学教育中的一种趋势。

  对这种垄断优秀生源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问一句,若所有中学都一视同仁地招生,限制所有中学“掐尖”不仅民办中学不能掐尖,公办中学也不能掐尖,这些中学名校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呢?

  可见,所谓名校是靠优秀生源支撑的,没有优秀生源,这些名校的成绩虽不会一落千丈,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闪闪”发光”,让学子们趋之若鹜。也就是说,“掐尖”的另一个说法就是垄断优秀生源。

  为什么在中学教育中垄断优秀生源成为一种趋势?

  有两个因素导致垄断优秀生源的趋势不断扩大:

  一是高中教育的不普及和高中教育招生出现的跨区域现象。在下以为,在各地的中学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倒退的趋势,那就是原本的高中教育规模似乎正在压缩而不是正在普及,普通高中越来越稀有,甚至基本消失,剩下的高中学校都是那些号称名校的高中,这不仅导致了优秀生源大规模垄断的出现,也导致了相当可观的初中生无法接受高中教育,以至于一些地方的家长和学子感叹,现在上个高中越来越难了。

  二是公办名中学衍生出的民办中学加入到这种优秀生源的垄断化中。由于挂靠在名中学身上,这些所谓的民办学校同样把招生的标准大幅提高到名中学类似的程度,接盘了第二梯队的优秀生源,推动优秀生源垄断化不断扩大。

  由于这两点因素的影响,在中学教育阶段出现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类似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也就是中学教育阶段就出现了过早的学生两极分化,而这一学生过早的两极分化甚至可以成为将来社会上两极分化的基础。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