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事件会不了了之吗?


  由司马先生掀起的这场“质疑联想问题的舆论大战”发酵一个多月了,一些网友担心这事会不会不了了之,也有人认为这事一定会不了了之。

  担心者、认为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一是这么久了,没见政府有关部门出面表个态。二是质疑联想“国有资产流失”的核心问题是涉及面太广,用胡大编辑的话说,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产物,老胡也承认在国企改革中普通地存在“原罪”,害怕涉及的面太广,更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事不好办。三是用老胡担心的话来说就是,如果对这个问题进行追究,形成运动,会造成企业家没有安全感等。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些担心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相对国家的治理来说,尤其是我们党提出的以法治国、提高执政能力来说,都是次要的,担心是多余的。

  正因为这次所质疑的问题复杂,民众的呼吁强烈,舆情汹汹,又有其情况的特殊性,尤其是质疑的问题又非常具体,在强调“以法治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今天,政府有关部门才不便马上表态。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在没有对质疑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的情况下,换作是你,在这个时候如何表态,是站队网友的质疑,还是站位联想方面?这可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

  其实,最近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已经发出明显信号,会议要求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财政部最近发出的“依法加大对上市公司等实体及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力度”通知,对联想关联企业滴滴的处理,以及最近人民日报等央媒“围绕企业家精神”密集发出的评论文章,等于是已经表明了态度。

  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更不是人们一反映,马上就给你一个答复的事,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中央和政府一直强调“以法治国”的今天,对任何举报和网上反映问题的调查,都需要依照法律程序进行,从研究受理到立案到调查都需要一个时间,对相对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让“子弹飞一段时间”有好处,如果不让子弹飞了,这才是更糟糕的事,就成了不表态的表态了。

  就象前几年,司马先生反映的“潘任美”问题,司马先生可能至今还认为,当时是不了了之了,但实际情况,时间尽管长了一些,最终还将那位所谓的“大炮”绳之以法了。这不能不归功于司马先生最初的网络揭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才最终出现那位“大炮”的锒铛入狱的结局。

  此番舆情国家不可能不知道,不可能不重视,不可能不研究相关对策和举施。舆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民心。此一点,胡大编辑在他的文章中也相信这一点。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