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之路,是否是霸权国家布局的结果?
司马南批联想的话题,已经热闹了不少时日,至今依然热度不减,可见此事多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司马南揭开联想盖子的一刹那,隐藏在其中的本质问题,也一并被端了出来。
联想和柳传志问题的背后,不仅仅是个国有资产流失和当买办的问题。
联想和柳传志式企业路线的存在,是技术霸权国家为遏制我国技术崛起下的一盘大棋,联想是楔在中国的一枚棋子,在封杀中国的层面,它起到两个顶级的现实作用:一是死死拖住中国核心技术进步的脚步;二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吸食中国经济血汗以养活国外寄生虫的产业模式,掏空中国。
联想和柳传志具有技术霸权国家想要看到和制造的示范效应。
十数年来,联想被某些媒体捧为我国IT产业甚至是中国企业界的标杆,柳传志也一度被中国企业界封为“教父”,这样一来,围绕联想和柳传志,汇集了一群中国企业界的负能量,他们有样学样,学美国欣赏的产业模式,学抱美国大腿的发家史。这伙人逐渐形成了一股势,在中美激烈交锋的阶段,这股势还是蛮危险的,他们可能在资本宗主国的要求下里应外合,做出损害祖国的事情来。
不要忘了,在华为5G事情上,联想就在背后捅了刀子,而柳传志女儿柳青创办的滴滴企业涉嫌拿国内公民信息和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同美国交换利益,一个胆大包天,另一个更是胆大妄为到了极点!
中国的对外合作,绝不能拿牺牲国家和人民安全作为交换。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数十年来发展滞后,且受制于人,如果在自主核心技术上不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人民伟大复兴的梦想就难以实现。
受制于人的产业模式和美国给中国中下游打工者的产业定位,必须被打破,联想和柳传志这样的样板,还立在那里,怎么能行?
事实上,联想在柳传志式路线以前,是有浓浓自主技术血统的。当时倪光南研发制造的汉卡,以及当时联想电脑使用的芯片,都是自主的,而且给联想带来巨大利润,当时一块汉卡的市场利润超过700元,比一台电冰箱的利润还高。更重要的是,汉卡一改电脑设备西语输入的模式,让IT领域终于有了汉语输入操作模式,这是划时代的壮举,倪光南也因此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至名归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但是,随着柳传志主导的贸工技路线在联想占了上风,不仅倪光南的技工贸路线被抛弃,就连倪光南本人也被扫地出门。
之后,联想业已研发并取得市场成功的汉卡和自主芯片以及曾经一度想搞的国产操作系统,最终都没有成为后来联想身上的烙印,而全盘组装国外零部件则几乎成为联想全部的内涵和外延。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