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资本控制下的医疗悲剧,让医院从“救人”变“杀人”!

2022-01-07 1897 2
作者: 红色青年白依依 来源: 红歌会网

  昨天依依看到一名怀孕8个月的孕妇因为核酸检测报告超期4小时,无法进入医院就诊最终导致大出血流产的消息后,怒上心头。

  今天,此事的处理结果已经出来了。在经过省、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后,认定该事件是一起责任事故。

  不得不说,当前的处理相比于事件的严重性来说,实在是过于轻飘飘了。

  总经理停职接受检查,有没有后续的处分还另说;相关责任人仅仅是免职,不再担任原职务,连惩罚性都没有;另两位领导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看起来似乎很严重,但实则是党员处分中最轻的但又不得不给的处罚,只要后续认错态度好,及时改正,也是很容易能撤销的。

网友留言

  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我,对这样的处理结果都不能说多满意,作为事件当事人,我不知道那位失去孩子的孕妇该有多痛心,一条生命从医院门口到手术室,就匆匆走完了一生。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急症孕妇应立即120送往医院,第一时间胎心监护、彩超,确定胎盘早剥要立即安排剖宫产手术,如此一来胎儿和孕妇都能得到及时救治。

  可现实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医院妥妥的拒诊,延误危重病患治疗。

  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来说,救死扶伤原本是本分,可在疫.情面前,救与不救全靠一纸核算报告和一个硬性防疫规定。

  人是怎么才能被自己制定的规则框死的?

  当然,我们不否认并且能理解,假使这个孕妇是新.冠患者,贸然收治可能会产生大规模的院感。普通的基层医护人员做不了这个决定,其上层的领导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可是,作为疫.情下的定点收治医院,西安高新医院就没有做过一点应急预案,连一次防控演练都没有搞过?

  既然医院认为该孕妇有感染风险,那就采取最严格的防护措施,专车、专人、专门通道,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看看西安交大二附院怎么做的

  这些普通人都能想到的解决方法,医院的领导想不到?平时都忙着赚钱去了?

  这就充分体现出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就会有不产生院感而救治的方案,以人为本,就敢于冲破一纸束缚和制度;之所以不敢,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私有规则下的规避风险,确保最大利益。

  而这种事情的发生已经不止一次了,微博网友@太阳花花花00000的父亲1月2日突发心脏病,辗转问过多家医院都被告知不接收,最终因病情耽误8小时后在高新国际医学中心抢救无效离世。

  医生称,如果2个小时内使用溶栓的药物就可以救治,来太晚了,基本没有希望了。

  今天,凤凰网对女孩的采访报道已经出来了,据采访录音,高新国际医学中心在打电话沟通时表示愿意接收,可120又打不通,打通了告知救护车安排需要时间,所以女孩就自己想办法带父亲过去,到了现场医院却以中风险地区为由拒诊。

查看余下4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