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饶毅最新发文:除了精神病人,没有人践行“平均主义”
这个事情的起因,是饶毅教授要为某位选手辩护,举了自己女儿的例子。
结果,有网友质疑饶毅对其女儿是多篇生物学论文的挂名作者一事避而不谈,怀疑其是在隐瞒他女儿能被美国诸多名校录取的真实原因。
很明显,饶毅教授对这种充满着”仇富“情绪和绝对平均主义倾向的网络舆论非常不满,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标题,开宗明义地表达了饶毅教授的核心思想:除了精神病人,没有人践行“平均主义”。
那么,什么是平均主义呢?饶毅教授回答说:
”绝对平均主义的特点,是要求拉低条件更好的人。“
他接着说,提倡绝对平均主义的人都很虚伪,因为他们“并不准备自己践行自己希望的绝对平均主义”。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比自己更穷的人,真正的平均主义者应该向那些更穷的人看齐:
“如果要求条件更好的人放弃合规合法的家庭条件、先天差别,与自己一样,那么主张者应该放弃计算机、放弃手机,屈就全世界还有条件更差的人。”
饶毅教授这里提到了两个词,叫“放弃合规合法的家庭条件”“先天差别”。在他的理解里,“先天差别”其实就等于”合规合法的家庭条件“,这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现实,至少在”一千年“的时间内都无法消灭:
人类会不会有一天完全一样?不能排除。但时间估计离现在还有一千年以上的距离。每一个人出生的家庭、地点、时间不同,目前还不可能由没有出生的个人可以改变。
因此,我们能做的不是搞精神病式的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在合理、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减少先天差别”。
饶毅教授这样把平均主义跟精神病等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帮女儿发文章、上名校辩护:
父母不能聘用自己的子女,应该是有法律法规。父母能否合法合规帮助子女,就不属于很快有共识的问题。如果立法完全禁止父母帮助子女,那么子女应该都去最穷的地方、脱离父母生活,因为只有那样父母才无法帮忙。只要不离开父母,那么孩子就已经受到父母的帮助。如果批其他人,而自己不是离开父母长大、自己不把孩子丢到艰苦地方独立生活,都是“虚情假意”,都是对其他人的要求。
这段话和开头那段话的逻辑是一致的,前后呼应。开头说,如果你们秉持平均主义的态度,那么自己就应该过得和全世界最差的人一样,否则就是“虚伪”。这里说,你们如果批评饶毅教授“合法”“合规”地帮助自己子女,那么你们自己也应该完全让自己的子女脱离父母的帮助,把他们扔去最艰苦的地方自生自灭(独立生活)。
这就是饶毅教授整篇文章的行文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