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公务员的精神支柱!

2022-03-14 1661 3
作者: 新青年2050 来源: 新青年2050

  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有其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国家社会管理永远也离不开。

  公务员也就必然成为一部分人一生的职业,成为这部分人的人生。是职业、是人生,就会有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小县城的公务员更是如此。

  一、中国最庞大的公务员群众在哪里?答案两个字:县城!

  县城一头连着乡镇村,一头连着市城、省城。县城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这个庞然大物的神经末梢。

  乡下人到县上办事,称为“进城”;县城人到乡下办事,称为“下乡”。但是在省城和市城人眼里,所谓县城,仍是乡下。

  当然,有人称,县城是加强版、升级版的乡村,也是压缩版、删减版的城市。

  一县虽小,五脏俱全,除了国防和外交,一个国家的所有职能,它几乎都具备。

  不要忽视乡镇公务员,他们多为县城和乡下“两栖”类,也叫走读式干部:时不时地要“进城”开会,较大部分把家安在县城,家属和孩子也在县城就业、上学。

  所以这里,不论工作地点在县在乡,就简单笼统地把城乡公务员划入县城公务员的范畴。

  能干的镇长科长到省里大机关当个处长,工作可能很快就能上手,而大机关的处长,空降到县里当镇长、当科局长,未必就能把工作干好。

  二、小家和老家:两头兼顾,一肩挑起

  县委书记和县长统率下的县城公务员大军,按来源分,有军人转业、大中专毕业分配、教师等技术人员改行、城镇户口招干或转干等。

  直到近年来按《公务员法》实行的“逢进必考”,基本上斩断了几十年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的公职世家的路子。

  按出身划分,县城公务员中,官二代占小部分比例,他们的父母原本就在县城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有父辈多年经营搭建的人脉,他们的职场上升空间相对较大,生活比较优越,幸福指数较高。

  第二个群体是富二代,父辈经商办企业,家里不指他赚什么钱养老,就是希望他职业稳定体面,给门楣增光。富二代的政治条件虽不如官二代,但是经济基础更好。

  县城公务员中,占大头的是第三种人:普通家庭(平民或农民)二代。他们一般从小就很懂事,刻苦学习考上大中专院校分配或者考编,才成为县城公务员大军中的一员。

  他们满载着父母和家族的期望,像一根根黄杨扁担,一头挑着县城里的小家,一头挑着几十里之外的乡下老家。

  要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太容易了!逢年过节走亲戚、婚丧嫁娶喝杯酒,三姑六婶七舅八姨家就能跑个遍,血肉联系就做到了。

  大多数公务员,还是想“做点事”的,也希望能靠踏踏实实工作来获得提拔和重用。“五加二”、“白加黑”的辛苦换来县里一座座高楼挺拔而起,一条条大道笔直伸向远方,心里是有成就感的。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县,乡两级的公务员基本上还是官,资二,三代占居,贫民百姓之弟极少数。
0条回复
这就是被困在系统里。
0条回复
这是省城干部持续下县下乡轮岗才能解决的问题。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