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河:当年中国旗帜鲜明反帝反霸,为何还会朋友遍天下?
在俄乌冲突胶着之际,有公知出来主张向霸权妥协,说什么我们不能反霸,当年我们反霸,就弄得相当孤立,使国家陷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中国当年孤立吗?非但不孤立,而且是朋友遍天下。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外交历程,希望能对“读史明智”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上世纪新中国最为辉煌的外交大事是,1971年10月,新中国得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到菊香书屋拜见新中国开国领袖毛主席。正如《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中所指出:“在毛泽东制定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逐步冲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于1971年10月得到恢复。毛泽东还亲自开创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阶段。到197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有113个,这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6年6月,第641页)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毛主席有着什么样的“魔法”,为什么能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首先,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把自己国家建设成为在国际上说话“能算数”的政治大国、强国。
中国计算机科学家在自主研发中国人自己的计算机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党中央迅速“一边倒”的决策,赢得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尤其是苏联对新中国一系列支持和援助,为我们打开工业化建设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采取敌视中国的态度。特别是美国,认为新中国是一个短命的政权。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继续对新中国采取封锁遏制的政策。而中国则希望改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以便开展经贸往来,学习外国的先进科技,甚至考虑到派留学生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但是,美国根本不把中国当一回事。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周恩来总理晚年时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客人时几次提到这件事,意在提醒美国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毛主席看穿了美国对中国轻视的根本原因。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毛主席说:“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1958年6月,在中央军委的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又指出:“原子弹,就这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说话不算数。”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