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 | 我的批评:能管住外溢,立即执行吗?
3月31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有关部门称,“我们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正在努力改进。”既然“诚恳接受批评”,希望本文对具体措施的批评能够发表出来且不被某些“用户”“投诉”吧。
3月31日晚,上海公布离沪新政策强化“非必要不离沪”,要求“4月2日零时起,离沪人员除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还须提供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
笔者要批评的是:
3月31日晚出台的新措施,为什么不能从“4月1日零时起”立即执行,而非要等到“4月2日零时起”执行?
核酸检测为什么不能规定24小时内的,而是48小时内的?西安刚刚完成社会面清零、解封的时候,也要求24小时内的啊,何况上海离社会面清零还相差甚远。
抗原检测是个人自己操作自愿上报的,假阴性病例很高,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这是国家卫健委规定的,把抗原检测作为离沪“依据”之一,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依据吗?
有网友统计了各地的新增病例轨迹通报,发现截至3月31日上午11时,离沪感染者已外溢全国超百个城市。
日前,莆田涵江通报了一起“奇葩”的案例:
曾某既然核酸已经初筛呈阳性,给他“赋个码”就这么难吗?需要多精细化的管理,才能让一个核酸阳性的病例顺利地进入火车站、登上高铁返回家乡?
关于“赋码”的问题,笔者在前几天的文章已经提出了,那就是上海的感染基数已达三万多(哪怕多数无症状),为什么至今连一个高风险区都不肯划出?就连中风险区的个数也远远不及总人口远不及上海的长春、吉林两市。
事实上,很多地方已经自行将上海全域按照中高风险区对待了:
面对实际状况,这些措施虽然是必要的,但总给人以“各自为政”的感觉,而非步调一致的“举国一盘棋”,而步调一致的问题源头显然在上海这里。
2020年,中国人民能够得以在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省打赢一场歼灭战,关键就在于有效地遏制住了病毒的外溢,回想2020年初各地的外溢状况,恐怕还到不了今天这个局面吧?
对于上海来讲,目前最紧迫的是迅速遏制病毒的社会面传播,让上海市民的生活尽快回归正常,对确诊病例展开救治,同时确保在此期间上海市民的生活物资保障和常规的就医需求。因为上海感染者的基数已经非常庞大,以上海一己之力很难完成,必然需要全国各地的支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事实上,现在各地的医护、救援物资都已经在驰援上海。
而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来讲,目前最紧迫的就是挡住来自上海的病毒外溢,确保本地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这样才有足够的人员、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余量”去驰援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