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已是美国2倍?有个问题必须搞清楚

2022-04-17
作者: 石观 来源: 红歌会网

  11日,北京青年报在文章《“扩中”既要讲数量更要讲质量》中提到,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大约为4亿人。在2002年,我国中等收入人数只有735.8万人,不到20年时间,中等收入人数增长了54倍多,说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长速度非常快,趋势也非常好。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中等收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中等收入人群的数量已达到美国的两倍。

  但是,对“扩中”工作来说,不仅要讲数量,更要讲质量。目前的中等收入群体,在资产和负债方面的结构,是不太合理的。有数据显示,在居民的家庭资产中,70%以上是房产,如果再扣除汽车、家电等固定资产,居民真正拥有的流动资产比重相对较低,而这恰恰是中等收入群体最显著的特点。

  报道一出,立即登上微博话题热榜,对此,网友纷纷吐槽,讨论热烈。

  网友@凉城梦境玲珑心说,只谈数量,不谈标准,呵呵典中典。@一笑奈何761 说,没有生存资料的,都是无产。“中等收入人群这个词就是造出来麻痹人的。

  @曦阳思慕说,中等收入有4亿人,也就是说有30%左右的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但是如果按照之前的统计,也就意味着月入2000以上就是中等收入了?

  详情看大图:

  看来,广大网友对于媒体报道的这个统计数据还有争议。其焦点就在于,中等收入的标准是什么?基本定义是什么?怎样才算是“中等收入群体”?

  对此,红歌会网曾经发表的望长城内外《什么是中等收入群体?》一文,作了详细分析,全文如下: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促进共同富裕,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简要地说,就是要通过“提低、扩中、调高、灭非” 形成橄榄型的分配结构”。

  那么,什么是中等收入群体呢?下面谈一些本人的看法:

  一、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定义

  什么是中等收入群体?我认为,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收入保持在全社会中等水平、职业比较稳定、生活相对宽裕、拥有一定财产的群体。

  这个定义有四个要点:

  一是收入保持在全社会中等水平。从整个社会来看,收入水平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个等级:(1)极低,个人或家庭收入不能解决温饱问题;(2)低,个人或家庭收入可以解决温饱等生活问题,但基本没有富余;(3)中等,个人或家庭收入不仅能够解决吃住行和医疗、学习等生活的基本需求,而且有一定富余;(4)高,个人或家庭收入不仅能满足日常高水平生活需要,而且还能参加高档休闲娱乐活动和进行投资等;(5)极高,个人或家庭收入基本来源于资本得利,年收入数百万元以上。在以上五个等级中,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处于第三等级——中等。

  二是职业比较稳定。如果没有一份稳定安全的工作,收入就不能保持在全社会中等水平。职业比较稳定是使收入保持在全社会中等水平的必要条件。

  三是生活相对宽裕。个人或家庭收入除了能够解决吃住行和医疗、学习等生活的基本问题外,而且还有一定富余,买得起住房、私家车等耐用和贵重消费品。

  四是个人或家庭财产在社会也处于中等水平。拥有一定的动产(包括私家车和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个人或家庭财产在数百万元以上。财产既是收入富余积累的结果,也是应对不可预见灾变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生活水平不降低的保障。

  二、中等收入群体不是中间收入群体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20》公布了2019年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

  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低的20%收入群体为低收入组,依次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2019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4亿,每组人数约为2.8亿人。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公布的数据如下:

  20%低收入组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80.4元(人均月收入615.0元)

  20%中间偏下收入组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77.0元(人均月收入1314.8元)

  20%中间收入组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034.7元(人均月收入2086.2元)

  20%中间偏上收入组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30.5元(人均月收入3629.2元)

  20%高收入组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400.7元(人均月收入6366.7元)

  在这组数据中,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共有8.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0%。由此可见,中间收入群体不是中等收入群体,如果说中间收入群体就是中等收入群体,那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还用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吗?

  其实,在任何国家哪怕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最穷和最富的人都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都处于中间状态。因此,不能在“中间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群体”之间划等号。

  三、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

  直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在国际上众多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的研究探索中,有以下几种值得注意:

  一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标准。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5年成年人日收入10至100美元,即年收入3650至36500美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8年1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3.7人民币左右。按照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2018年(2005年2018年美元贬值约30%)年收入4745至47450美元,约相当于17556至175560元人民币。

  二是瑞士信贷银行提出的标准。瑞士信贷银行在2015年10月,比照美国的情况,提出一个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以美国的5万美元到50万美元为基准,按照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购买力平价进行汇率换算,那么个人财富在2.8万美元到28万美元的中国人,就算是中等收入群体。按1比6.7的汇率,就是年收入18.76万至187. 6万元。

  三是艾瑞咨询公司提出的标准。艾瑞咨询公司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中等收入人群需求金融报告》中,将中等收入界定在劳动者的月收入在8000元至50000元人民币,即年收入9.6万至60万元。

  四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曾经使用的标准。国家统计局曾经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9万元至45万元人民币为标准,测算出2015年中国中等收入家庭占24.3%,这也是一些媒体报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达到3亿多人的重要依据。

  五是国家统计局有关高层不公开的提出的标准。即一个三口之家,如果年收入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那么这个家庭属于“中等收入群体”。

  那么,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标准呢?

  我认为,在确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反映出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

  中等收入群体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如收入保持在全社会中等水平,职业比较稳定,生活相对宽裕,拥有一定财产等。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收入保持在全社会中等水平。就拿前面提到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公布的2019年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来说吧,2019年,低收入组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80.4元,高收入组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400.7元,那么,2019年的中等收入水平应该是:高收入组收入水平数减去低收入组收入水平数后再除以2,即(76400.7--7380.4元)/2=69020.3/2=34510.3元。

  但是,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统计方法还不能完全反映出全国居民收入差别的真实情况,所以,我认为,应以全国收入最高的10%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收入最低的10%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计算中等收入水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公布的2019年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来推算,这一年,全国收入最高的10%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在10至20万元,全国收入最低的10%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在3000至5000元,这样,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等水平大约在5万至10万元。

  有人认为,中等收入水平的下限应为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数,上限应为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三倍。按照这一说法,2019年我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这一年的中等收入水平应为30733元至92199元。这与我上面说的数据是比较吻合的。

  二是要参考中等发达国家的界定标准。

  “中等发达国家”一词,和“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等一样,不是国际通用的概念,起因是邓小平曾讲过,到2050年中国争取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等发达等同于基本现代化。中科院现代化报告课题组认为,第二次现代化评价的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各国的平均值即可视为中等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大体标准是:基础设施(软件设施、硬件设施)发达且总体达到基本现代化的程度。按照普通物价标准来说,大众人均收入每月1000美元至2500美元,即人均年收入1.2万至3万美元,也就是大众生活水平比较高。

  参考中等发达国家的界定标准,到2050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年收入(按201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下限至少应达到人民币8万元。

  三是要参考国际通行标准。

  目前,国际上对于中等收入群体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但还是有一些比较通行的标准的。例如,世界银行提出的2005年的标准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成年人日收入10至100美元,即年收入3650至36500美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8年1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3.7人民币左右。按照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2018年(2005年2018年美元贬值约30%)年收入4745至47450美元,约相当于17556至17556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标准,2021年,成年人年收入2万至20万元人民币,或家庭(两人工作)年收入4万至40万元人民币,为中等收入群体。

  四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

  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在研究确定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时,既要参考国际通行标准,也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是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很大。例如,一个年收入5万元的家庭,在西部地区的农村,可以算是小康家庭,但在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为此,我认为,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不能一刀切,可以区分几类地区,不同类别地区确定不同的标准。

  五是要着眼于发展,考虑到情况变化

  在不同时期,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货币来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也应适时调整。一般来说,应该5至10年调整一次。

  此外,研究确定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贫富差距,所以,即不能把标准搞得很低,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也不能把标准定得过高,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总之,“提低、扩中、调高、灭非”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科学研究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定义和界定标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整理/石观,首发红歌会网】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8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