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是如何产生的?

2021-09-17 9546 19
作者: 望长城内外 来源: 红歌会网

  要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必须认真分析贫富差距是如何产生的,只有找准产生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消除产生贫富差距的主要根源,这样,才能真正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那么,贫富差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贫富差距来自于三大差距

  从我国情况看,贫富差距来自于三大差距:

  一是城乡差距

  由于城镇经济与社会建设发展得快,农村发展得慢,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二是地区差距

  由于东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建设发展得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得慢,造成地区差距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

  三是收入差距

  产生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低,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高;第二个原因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例如,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明显低于非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一些垄断性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

  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贫富差距是以上三大差距叠加的结果:最穷的主要是西部地区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最富的主要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通过资本运营获利的人员。

  二、导致三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造成三大差距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原因,更有现实的原因;既有自然条件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措施等主观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看,导致三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同

  如东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以往经济与社会建设发展的状况,从总体上好于中西部地区,历史上城镇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的状况要好于农村,因此,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农村与城镇相比,发展的基础条件比较差。

  二是政策导向方面的原因

  东部地区和城镇的经济与社会建设为什么发展得快?除了自然条件与发展基础好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外,政策导向方面的原因也很重要。如改革开放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各级政府对东部沿海地区和城镇的发展比较重视,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的发展不够重视;一些政策措施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城镇的发展,却不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发展。例如,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和解散人民公社以后,村级行政组织职能弱化,集体经济严重削弱,因此,对于农村出现的剩余劳动力没能就地组织起来发展现代新型农业和其他产业,而是大量流入东部地区和城镇,结果造成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

  三是市场经济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9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