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的“进口车”真的好使吗?
导读
某些人口中的“进口车”,更好的“苗”,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什么。那么,它真的好使吗?
文/重楼
先讲一个不是段子的段子。
曾经,有人问“大专家”,国产苗和进口苗之间怎么选择?总不能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吧?
“大专家”脱口而出:“关于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你们都能够鉴别,为什么一到疫苗,你们就不能够鉴别?”
紧接着,他又把锅给甩了出去:“你如果认为国产的‘苗’质量差,你实际上拷问的不是我,你拷问的是中国药品监督局,所以你等于问我一个问题——中国的药品监督局靠得住还是靠不住。你说我应该怎么回答你这个问题?”
这前后的转折及个中的不言自明,让人不知道是该夸他一句“机智”还是“油滑”好。
“更好的‘苗’”,这其实也是“大专家”一直以来的心心念。
比如,3月14日的微博长文中,他特别提到了更好的苗,也提到了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可以广泛提供的居家检测试剂。
事后看,文中的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其实指的就是辉瑞的Paxlovid,毕竟紧急入关的该药3月17日共计2万多盒提供包括当地在内的8省市使用,4月16日,又引进了2万多盒保证当地一个城市供应。至于居家检测试剂,其实就是当地大规模搞过几次的抗原检测——因其误差较大,国家卫健委一直不建议居家使用。
24日,“大专家”又发文,称“形成拐点的条件已逐步具备”;在第二日的发布会上,他又称“指数上升趋势被打断”。可惜的是,当地感染数据义无反顾地按照指数曲线可劲上涨,以致当地不得不仓促采取先鸳鸯锅后全城静默的方式来应对。
也是在24日的文章中,他特别提到了第三针要打就该打BNT162b2,这其实就是大专家口中的“更好的苗”,也就是那辆“进口车”。
巧得很,“大专家”恰恰是BNT162b2的国内代理商复星的座上客。
类似的思路,当地出来的不只一名“专家”,都建议将苗由国产灭活替代为复星的mRNA路线。
BNT162b2是辉瑞与BioNtech联合研发的mRNA苗,是目前全球接种人数最多的疫苗之一。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大流行的背景下广泛使用mRNA技术路线研发的疫苗。
由于推出过于紧急,并没有充足时间证明它是充分安全可靠的。
今年3月初,辉瑞公布了部分数据,其中关于BNT162b2副作用的达9页。报告中包含一个附录“特殊关注的不良事件列表”,列出了接种它之后1291种不同的不良事件,如急性肾损伤、急性弛缓性脊髓炎、心力衰竭、心肌炎、免疫介导性肝炎、肝损伤等等。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