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美国“对台战略模糊”政策是怎么来的?
美国总统拜登23日在东京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谈结束后举行了联合新闻发布会。有记者向拜登提问,“如果台湾受到中国(大陆)的攻击,美国是否会防卫台湾”?
拜登说:“是的,这是我们做出的承诺。我们不会……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认同一个中国政策……”
对于拜登在日本提及台湾问题,事先许多媒体都有过预测。他在韩国不会这么做,因为韩国一直远离台湾问题,而日本并非如此。
但是,拜登在“美国是否会防卫台湾”的问题说”YES“,却许多外媒相当吃惊。路透社报道称,拜登的表态似乎背离了美国当下所谓的“对台战略模糊”政策,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和最重要的问题。在拜登回答涉台问题时,他的国家安全助理们“似乎在仔细观察他”,而当他做出“明确承诺”时,其中一些人低下了头。
有些媒体认为拜登又一次出现了”口误“,白宫方面事后又需要”澄清“。
虽然拜登的”口误“或”失言“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拜登说“YES”,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岛内“台独势力”打气,因为在经历美军撤离阿富汗以及美军对俄乌军事冲突袖手旁观之后,“台独势力”已经对“美军出兵保卫台湾”的神话失去了信心,惶恐不安。而拜登的“YES”则给它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晚上台湾各档相声节目那些名嘴们又开始活蹦乱跳了。
拜登的“YES”,能改变美国的“对台战略模糊”政策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台战略模糊”是美国一项长期的内部政策,中国从来没有要求美国“模糊或清晰”,因为无论美国是采取战略模糊或是战略清晰政策,都绝不会改变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换句话说,就算拜登政府现在去出台什么清晰命令,美国国会去通过什么军事护台法案,也根本无法影响中国选择什么手段去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对台战略模糊”是如何产生的?
美国建国两百多年以来,它的内外政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通盘考虑而制定的,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美国。
美国一直奉行“精英治国”原则,从华盛顿、亚当斯、杰斐逊、麦迪逊……到后来的林肯、罗斯福,还有没能当上总统的富兰克林、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大法官、唯一一任外交部长)等人皆是社会精英。
到了美国崛起成为列强之一,并在一战、二战之后变成了西方霸主时,美国的利益已远远超出国界线,与世界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为此,美国又成立了一批智库,由各领域的学术精英向白宫、国会、国务院、军队提供战略分析报告,以便让决策层在这些报告的分析基础上做出战略判断。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