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2022-06-02 3532 0
作者: 大山里的沙棘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写下这样的题目,心中不免有点忐忑。因为在部分主流舆论还未完全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的情况下,提出这样的话题,对一些人来讲,无异于挖掉祖坟,一顶顶大帽子是免不了的,挨骂更是时刻准备承受。但想想最近网上热议的关于小学课本的插图,想想教育界的各种乱象,想想我们祖国的今天及未来,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我国现阶段不管是叫什么名词的社会,但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即我们目前以至今后多少年内,仍然处于有阶级的社会之中。既然是阶级社会,就存在阶级斗争,就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及其他阶级谁改造谁、谁战胜谁的问题。而用什么思想教育下一代的斗争,就是一场争夺民族未来、关乎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因此,这种斗争必然是很激烈的,有时是很残酷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

  但是,几十年来,阶级斗争好像在我们共和国的国土上完全熄灭了,没有人再敢提了。我们就剩下金钱!金钱!!金钱!!!资本!资本!!资本!!!好似这些东西,就像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都会恩赐似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民族振兴效忠,为人民服务。

2.jpg

  但现实却永远是不以善良人的意志为转移。最近网络爆料,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恶意丑化国人,侮辱中国少年儿童形象;严重夹杂着崇美、媚美价值取向;暗中兜售日本“神风突击队”元素;突出儿童下体部位;蓄意侮辱国旗等严重问题,已经达近十年。过去,社会更多关注语文教材,没想到,他们连数学教材都没有被放过,连插画也被人盯上了。这些现象难道是偶然的吗?

3.jpg

  如果说小学生数学课本的插图,还有所谓的“审美文化的不同”等难以说服人心的诡辩的话,那么,爆料出的中小学生教材的其他诸多严重问题,又用什么去诡辩?据爆料,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外国人形象比重很大,而且,外国人的插画形象往往是正面的,而负面的内容则更多与中国人的形象相联系。以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为例:“第7课《一分钟》元元同学贪睡迟到,插画是中国的孩子形象。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讲中国古代人比较笨。第19课《蓝色的树叶》,通过中国小朋友画画的故事,暗示中国人小气。第22课《窗前的气球》,一个外国小朋友生病,同学们来看他,给他升了一个气球,让人感觉到外国小朋友很有爱。”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课本,在《动手做做看》讲英国佬怎么有求知欲;《爱迪生救妈妈》讲美国佬怎么聪明,故事还是假的;《画鸡蛋》则讲了意大利佬怎么刻苦学习。而《寓言两则》里面的拔苗助长和守株待兔,都是中国人愚蠢的形象。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