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大清查:毛主席“教育革命”的历史回响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笔者所在学校班级群、小区居民群、亲友群,平时很少关注网络热点的普通群众也纷纷讨论这件事。
一场群众自发参与的“毒教材大清查”活动正在展开,越来越多的少儿教材、读物、工具书的问题被网友一一发现并指出:
“毒教材”问题存在范围之广泛、性质恶劣程度之严重,远远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想。在群众有理有据且广泛参与的质疑和拷问下,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出版社也被迫“放下身段”,直面问题、作出回应。
对于这样的现象,文化精英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惧,要么对问题视而不见、缄默不言,要么又把“xx重来”、“民粹”、“反智”等一顶顶帽子砸向普通群众;他们从来没有打算“实事求是”、“就事论事”,也从来没有真正的“理性、客观、公正”,他们所恐惧的乃是“群众参与”本身。
为什么群众自发开展的这场针对教材和读物的清查,能够获得如此广泛而热烈的响应?笔者认为离不开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问题教材和“毒物”的存在,严重危害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能不参与吗?
其次,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问题被指出以后,尽管某些部门的回应远不能让群众满意,但此次愿意“揭盖子”的态度,还是给群众的广泛参与提供了空间。
这样的现象,正是群众觉醒与参与意识复苏的变现,尽管目前只是针对少儿教材、读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但群众在参与的过程必然会逐步去刨根问底,思考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广泛参与,也必然有利于教材的迅速纠错与不断完善、提高。
笔者在上篇文章(参见:毒教材为何泛滥?对比“毛主席亲自集结最顶尖学者编教材”就知道!)已经指出,毒教材的出现与泛滥绝非孤立的,这背后牵扯到深刻而复杂的路线斗争与阶级斗争,毒教材的泛滥不过是阶级斗争的反映与表现。
“毒教材”的出现,表面上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存在的“假冒伪劣”商品有着相似的表现:随着市场化和教育产业化的深入,教材、教辅材料、儿童读物的编写、出版、发行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其中编写任务也被分解、外包给了第三方的资本企业或个人,劣质“毒物”的出现就成了必然。
不过,我们凡事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毒教材”发展到这样触目惊心的地步不是一天之内完成的,从内容的“增删”开始就是一门“大学问”,从之前把“革命”色彩、“表现劳动人民”色彩的课文请出去、加入“爱迪生救妈妈”之类的谎言,再到今天通过问题插画赤裸裸地毒害广大儿童身心健康,让他们从小就沉迷于S情、暴力、物质享受与消费主义,成为“合格”的劳动机器与消费机器;把“阶级史观”一步步替换成“文明史观”,不断添加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佐料”……你还敢说那些毒教材的制作者不是“别有用心”的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