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庆山火,这位美国友人为何比很多国内网友还紧张?
8月21日晚十点半,地处缙云山脉的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虎头村发生山火。当时,重庆市各地山火已经断断续续存在好多天了。很多人都觉得问题不大,有些乐观的,甚至预言明火很快会被扑灭:
“大半夜的又热又困,放心地去睡了。”
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一位叫福兰课的教授却怎么都睡不着。福兰课是美国弗吉尼亚人,绰号“老福”,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他说因为国外山火频繁,经常一烧烧几个月,他判断已经干旱了很长时间的北碚,碰上当晚的大风,火势一定会蔓延。
于是老福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掌握的急救知识,连夜写了份急救措施,内容包括抓紧给手机、手电筒充电、储备矿泉水、关好门窗、随时听从组织安排有序撤离等,并发给了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后来网上有很多人都自发转起了老福的这份内容。
站在事后看,老福的判断无疑非常准确。8月22日一早,山火就已经很大了,歇马街道发出了需要50名会维修和使用油锯(锯倒大树以阻止火势蔓延)的志愿者召集令。
老福说自己是打算在重庆干到退休的,早就把中国当成了家。根据老福的了解,国内接触过油锯的人不多,而自己以前做公益用过油锯,于是,果断报名跟着上了山。
顶着43度高温,老福和其他几个技术型志愿者一起,在山上保质保量地组装了50把油锯送到前线。结束后,老福还想继续排队到前面救火,结果被解放军劝返了:
“前线太危险了,你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心和力,剩下的艰苦任务就交给我们吧。”
截至目前,北碚区歇马街道山火明火已经被有效封控。8月25日,伴随着一声声巨响,重庆炮击云层,向天索雨成功,今天重庆市20个区县终于下起了雨。相信这次重庆山火火灾,已经走到了收尾阶段。
回顾扑灭这场持续近半个多月山火的行动,我们除了要感谢消防员、军人之外,最该感谢的其实就是像老福这样的普通志愿者。
当然了,这个志愿者团队中,像老福这样的国际友人属于少数,更多的还是重庆本地人,尤其是那些骑着山地摩托车翻山越岭送补给、接送消防员的90后、00后们,他们是真的付出了很多。
用老福的话说,从山火发生后,他就在网上看了很多支援山火的消防员累瘫在地上之类的照片,觉得很感动。亲身参与了一次后,又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执行力、政府的强大号召力和调度能力。
而与老福这样一位见证过国外多次山火的国际友人相比,很多中国人,其实并不清楚短时间内控制住这样一场山火,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亲眼见过森林着火的画面,多少人见过写字楼一样高的火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