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80后”敢斗拜登,美国要整中东盟友?
拜登为了心心念念的油价问题,在7月份屈尊访问沙特,虽然场面有些尴尬,但沙特王储萨勒曼还是给了一点面子,同意与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一道每天增产10万桶石油。
拜登一心要打下油价,主要动机有两个:
一、油价关系到民主党在今年11月中期选举。畸高的油价和飚升的物价必定会引发美国人对拜登及民主党的不满,进而影响到选票走向。
油价下降后,拜登支持率随之上升,民主党有机会在中期选举中与共和党一较高下。
二、低油价可以进一步打压俄罗斯经济,同时显示美国对油价的控制能力,继续维持“石油-美元”体系。
然而,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10月5日在欧佩克+会议结束后,该组织宣布自11月起将在8月份商定的日产量水平基础上减产200万桶石油。
欧佩克+表示这样做的原因是出于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石油市场的预测。
该消息一出,美国反应非常强烈。离11月8日中期选举时间越来越近,沙特及欧佩克原先答应美国增产10万桶,一下子变成了减产200万桶。
给拜登送的礼,转眼就变成插在拜登身上的刀。
无论沙特官员还是欧佩克专家怎么解释,美国都无法接受。拜登11日在接受CNN采访时威胁说,沙特阿拉伯将面临“后果”!
拜登急眼的原因是美国目前没有一个好的手段可以应付这突如其来的一刀。
根据美国能源安全法律,美国战略储备石油需维持在7.9亿桶水平,一般美国政府会维持在7亿桶左右,以备战争、天灾等极端情况发生。
而拜登和民主党为了自身政治利益,“败家子”将储备量搞得只剩下了4.7亿桶。
虽然拜登拉回了民调,但沙特在这关键时刻出手,拜登怎么办?4.7亿桶,还有多少余地可以释放?
也许有人会问,美国是产油大国,它就不能提高产量补足储备吗?这又是个政治问题。
如果拜登要求石油巨头立刻增产,并发放新的开采执照。那会冲击到民主党支持者当中的环保群体,这些选票就会失去。
欧佩克+每天减产200万桶,一个月就是6000万桶,美国要释放多少石油储量才能抗衡?
历任美国总统都不敢去触碰7亿桶的“红线”,包括特朗普,美国一般都是从周边国家和中东地区采购石油来维持战略储备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平衡。
所以,拜登为了打下油价保住自己政治利益,而做出违背老祖宗的决定是何等的敌视。
现在拜登和民主党政客都把怒火发泄到了萨勒曼王储头上,并给他扣了一顶“通俄”的帽子。
美国人的逻辑是欧佩克+里面有俄罗斯的参与(2016年欧佩克组织与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在维也纳达成了限产协议,“欧佩克+”自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