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罐头打败了专家,令人沮丧
突然间,黄桃罐头被封神。有人买不到感冒药,就买了一堆黄桃罐头,更有人建议将黄桃罐头纳入医保。
黄桃罐头“逃过一劫”的心理寄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还真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力量。不知道接下来三仙姑和跳大神会不会再次复活,成为人们抵御病毒的精神支柱。
当每个人都成了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今天,人们在医学专家和黄桃罐头中选择了后者,把希望寄托在超自然的力量上面,这让那些风头无两的医学翘楚们很尴尬。
希望越大,失望将会更大。老百姓越是容易被权威的光环裹挟,也越容易在他们云山雾罩中头晕眼花的时候撒腿离开。精英越来越西化,而民间越来越走回传统,这是一个很坏的现实。
中国最不缺乏防控经验,但是严重缺乏放开的经验,缺乏对自己健康负责的经验。普罗大众在专家那里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就只好利用黄桃罐头来为自己做心理按摩。
放眼望去,信息混乱的尽头就是专家。他们变脸之快实在令人无法适应,疫情的上升幅度和上升速度,有症状人群的数量,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他们在老百姓的心中走下了神坛,那个位置上现在是黄桃罐头。
当“防控”的大门被撞开,中国被躺倒了的世界拉回了现实。我们正在从一个困难模式转变到另外一个困难模式。在这张新的试卷面前,在老百姓心里,专家远远没有黄桃罐头带来的心灵抚慰更实在。
当我们失去了举国防控的福利之后,从这些专家的口中看不到科学的计算和研判,缺乏定海神针的专业精神,看起来更像是相声中捧哏的角色。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肇事者不是黄桃罐头。
十几天前各种专家口中还令人恐怖的病毒,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没有后遗症的季节性感冒。专家信用的坍塌才是恐慌和焦虑的源头。他们推销的安慰剂,正在被黄桃罐头打得粉碎。
他们几乎用两支笔同时书写历史,一边是阴森恐怖,伤痕累累;一边是最后一程,鸟语花香。他们永远只讲对的话,而真相却自相矛盾。他们悲观和乐观的转换就像川剧中的变脸,却忘了给观众留下适应的时间。
他们深谙粉丝经济的真谛,那就是说人们喜欢听的话,至于这种话是不是真相并不重要。在这方面胡锡进堪称“大拿”,今天很多医学专家正在争夺前排的位置。
在迎合,媚俗,从众方面,专家们不放过每一个机会对牛弹琴,努力影响社会和公众认知。系统性假话的积累最终一定会带来系统性危机,忘掉这个常识才是最大的风险。
放开是一个无奈的选择,这说明有比病毒更大的事情出现。“清零”是个好东西,“摸着美国过河”也是不得已的选择。真相不是稳定的敌人,“捧哏”的专家也许才是致命的。